閱讀歷史 |

第1248章 商機 (第1/2頁)

加入書籤

民33年,對於許多國人而言,無疑是改變命運的一年,尤其是對於商人而言,他們所面對的不僅僅只是國內市場,一個空前龐大的東南亞、日本以及北方地區市場展現在他們的面前,而相比於東南亞、日本,北方市場無疑是更具誘惑力的。

在北方地區生活著近5000萬人,他們中的近3000萬人是從歐俄地區逃至這裡的,這些難民擁擠在城內的一處處棚子中,他們需要房屋居住,同樣也需要購買各種消費品,加之持續數年的戰爭期間的限制消費,使得人們的消費*一直被壓制著。

或許,現在北方地區處到某種程度上的佔領狀態,但為了保持地區穩定,軍管當局依然還是認可了舊盧布以及存款的兌換——每人限於2000盧布內。在戰爭期間,這些人即便是有錢,亦無法購買需要的商品,而戰爭的結束改變了一切——每天都有數萬噸商品從內地湧入北方地區。

在進入中亞的鐵路兩側火車站內,到處都可以看到擁擠的人群,其中既有來這裡尋找新機會,剛剛來到這裡準備開創新生的人們,也有許多小商人,在火車站的周圍,隨處可以看到開著卡車,與那些小商人用生硬的漢語討價還價的本地人。

這些小城就像是一個個吃不飽的怪物一般,貨物源源不斷的從內地運抵,再經由汽車運往中亞各地,相比於內地市場,這裡的市場更為龐大,當地人的消費*亦遠超過內地商人的想象,價格亦高出內地,這一切在過去的幾個月間,不知令多少小商販一躍富裕起來,更使得在北方地區在內地人的眼中,成為一個流淌著銀河的地方,不知吸引多少人來到這裡,至少吸引人們將視線投入這裡。

在阿拉木圖市中心的一棟建築內,在煙霧瀰漫的房間中,幾名或著西裝或著袍衣的中年人圍在茶几旁,似乎是在那裡討論著什麼,茶几上的幾個茶杯早已不冒熱氣,顯是已經涼下了。

“我們要考慮到當地的牴觸情緒!”

將菸蒂按滅於菸灰缸中,聶雲臺,這位前上海商會會長,看著面前的眾人,提出他的看法,或許是經歷了當年多次投資失敗以及恆豐廠的一蹶不振,使得他現在極為謹慎,即便是早在7年前,因關稅保護和民眾收入增長,使棉紗、棉布需求大增的情況下,他依然操控著企業穩定發展,全不像其它企業那般,大量貸款擴大產能,也正因他的謹慎導致恆豐在紡織企業排名中更是一落千丈,而現在,更多的則是因其作為紡織業前輩,方才得已成為中國紡織協會的會員。

看著眾人,聶雲臺提出他的擔心,就本意上來說,他無意在中亞擴充套件事業,但是卻耐不住合夥人的要求,畢竟北方地區的市場甚至大於國內。

“這可能會對我們的投資造成影響!”

“牴觸只是暫時的!”

看一眼聶雲臺,穆伯華的語氣顯得很平靜,去年9月在父親去世後,他便拉任德華紗廠的經理,相比於其它人,他是最早把目光投向中亞,更準確的來說是新疆的人,這是他父親穆藕初早在數年前,鑑於華北棉花為華北企業壟斷的局面,加之當時新疆鐵路築通,新疆省政府與復興開發銀行向內地招商,以開墾田地種植棉花,便投資貸款數百萬元於新疆開闢數十萬畝棉田,不僅保證了紗廠的棉花供應,還令公司獲得更高的利潤,在父親去世後,他便把眼光放到了中亞,不過與在新疆僅投資種棉業不同,在中亞他想到更多——紗廠、紡織廠。

“可這裡的局勢……”

“局勢再不穩,還能有當年國內不穩嗎?當年那年不打仗?再說了,”

有著“煤炭大王”、“毛紡大王”等諸多頭銜的劉鴻生笑著說道。

“對於咱們來說,這是機會,現在公司的精力完全被那上萬家俄國工廠和礦山吸引,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精力關注其它,而像紡織廠、成衣廠之類的工廠雖然有人購買,但絕大多數仍然由委員會管理,公司無意介入這種“低技術”企業,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朝著朱仙舫看一眼,他的復興實業公司已經收購了兩座成衣廠。

“但是這裡的工資……”

搖搖頭,朱仙舫不禁感嘆一聲。

“人工成本遠高於國內,在這裡投資實業……”

做生意,自然是想掙錢,與北方的企業不同,他們不可能從政府那裡得到“回報頗豐”的企業,至於收購工廠,衝著的無非是工廠中價值數百萬元的機器裝置以及廠房,而付出的僅不過是數十萬元,唯一遺憾的是工廠以及裝置都不得運出軍管區,必須在本地恢復生產。也正因如此,遠高於內地的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