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11章 加法 (第1/2頁)

加入書籤

發生在南亞次大陸的起義,對於被世界屋脊另一端的中國而言,似乎沒有太多的影響,此時的中國人已經慢慢的從日本投降的狂歡中恢復過來,狂熱正在漸漸消散,當民眾趨於冷靜之後,慢慢的在過去多年間,一個被人有意無意忽視的事實擺在了人們的面前。

580+217!

在報紙上,人們第一次看到了這個數字,雖說只是一個簡單的加法,而得出的結果不足800,但他的單位卻是以“萬”為單位,而所指的就是中國、軍隊的數量,為什麼要兩數相加?其實答案再簡單不過——這是中央部隊與北方邊防軍的相加之數。

雖說前者近三倍於後者,但後者卻更為現代化,擁有更多的重炮、更多的戰車以及更多的飛機,甚至軍艦噸位亦遠多過後者,在戰爭時期,人們所看到的是一面軍旗下奮勇作戰的軍隊,他們的名稱都是“中國”,是中國武裝力量的一部分,而現在,當和平即將到來的時候,一個事實擺在了所有人的眼前,他們將何去何從。

“他們將何去何從!”

在北京大學的教室中,面對著教室裡的學生們,朱自清指著黑板上的兩個數字,一個星期前,當這兩個數量第一次出現在《大公報》的時候,關於未來的討論,便無法迴避這一個現實了。

“南京與北平,表面上,北平服從南京,但是南京除去擁有中央之名,以及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軍隊之外,在經濟上、在軍事實力上,更是遠遜於北平,我們都知道,管長官的部隊擁有超過2。4萬架飛機,擁有超過一萬輛戰車,這一切都是不是南京所能相比的!”

“教授,我認為還有繳獲自日本的海軍戰艦,前幾天,我在報紙上看到,第三艦隊早已抵達日本本土,開始接收日艦,如果北平拒絕將日艦交於中央,中央在海上完全不是第三艦隊的對手!”

可不是嘛!

過去,第三艦隊的實力就強於第一、第二艦隊,僅第一機動部隊的實力就遠超過後兩者,更何況他們還擁有一支軍艦更先進的第二機動部隊,過去,第三艦隊沒有主力艦,但現在,日本聯合艦隊的“大和”、“武藏”以及其它多艘戰艦皆為其所俘獲,得益於繳獲日艦,中國海軍一夜之間,一躍成為世界第三海軍強國。

但問題在於,這些軍艦大都為北平所俘獲,對於中央而言,並沒有太多助力。

“那麼,同學們,”

環視著教室內的同學,朱自清的眉宇中閃動著一絲憂慮。

“現在,我們需要面對的是什麼呢?是的,我們打敗了日本人,我們把國旗插到了富士山,佔領軍在日本耀武揚威,但是,殘酷的現實是,現在,我們的國家正在趨於分裂,一種軍事上的、政治上的分裂,正在影響到國家的未來!未來,國家的未來在什麼地方?”

朱自清的反問,使得教室中的學生們,無不是陷入沉默之中,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並不像邯彰地區的學生,同樣也不像華北三省的學生一樣,對公署持以百分百的信任,對管長官更是崇拜至極,相比於那些青年學生因崇拜而產生盲目的忠誠,他們更擅長於獨立思考問題。

國家,國家的未來在什麼地方?

置身於*前的長安街上,穿著呢絨大衣的聞一多,卻突然駐足了,他凝視著*上懸掛的巨幅孫中山像,在門樓兩側的旗杆上,一面面國旗迎風飄揚著,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相比於南方,在華北,人們更看重國旗,更重視國旗所象徵的意義。

“這未嘗不是一種分裂啊!”

聞一多輕喃一聲,他的腦海中浮現出朋友們充滿憂慮的言語。

“自民27年起,華北已經開始形成了事實上的獨立,民27年,光復區實施稅務改革,民28年,實施縣鄉地方選舉,30年,實施市級選舉,民29年,進行司法改革,從而建立了區別於南方的獨立司法體系……”

“幾年來,華北的1億國民,已經適應了華北的行政、華北的司法以及華北的選舉,在過去的幾年間,南京雖對華北有領導之名,卻已經不能向華北派出一名市縣長,即便是一名法官、檢察官,甚至警察,亦無法派出,行政、司法以及財政上的獨立,已經造成了事實上的分裂,現在,這裡和南京唯一相同的,恐怕就是那面國旗了……”

國旗,凝視著那一面面迎風飄揚的國旗,聞一多突然感覺到一種前未有的驚愕,他似乎明白為什麼,有不少人認為看似憨忠至愚的管明棠才是中國第一“奸雄”,所謂的“忠”不過只是他手中的工具罷了,實際上,在過去的多年間,他一直以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