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95章 這一天(中) (第1/2頁)

加入書籤

民32年,西元1943年12月31日,清晨。又是極為寒冷的一天。

“一切都完了……”

隨著一名少佐垂頭喪氣的像是垮掉了似的道出這句話之後,控制著日本廣播協會大廈的的軍隊在憲兵到達後,大樓內的叛軍便全都無聲無息地撤走了。

七時二十一分,負責清晨新聞的主播館野守男向全國播送了一個特別通知:“今天中午,天皇廣播詔書。全體國民要尊敬地聆聽天皇玉音。將給白晝沒有電的地區送電。各工廠、火車站和政府部門,公眾均可聽收音機。今天中午十二時可以聽到廣播。”

在播放這個新聞之後館野的心裡冒出了一個念頭,剛好是繞了一個圓圈,兩年前的十二月八日,他就是在這個麥克風上第一個發表開戰訊息的。

而現了,終於停戰了……

儘管天皇陛下沒有親臨,玉音廣播還是很隆重的。第八播音室裡擠滿日本廣播協會的工作人員和來自內閣、情報局,宮內省和陸軍的證人。臨近播放時,廣播協會會長把標有“正本”字樣的錄音唱片從保險箱裡取出來。有人建議先試播一下,但這樣做會不會是對天皇不敬呢?最終,所有人都達了一致的意見——先試一下是明智的,以免發生差錯。

但是試播卻引來了麻煩,天皇的聲音驚動了站在第八播音室外的一個憲兵中尉。他抽出軍刀喊道:

“要是廣播投降的話,我就把你們全砍了!”

這時一個陸軍尉官忙把他抓住,叫衛兵把他帶出去。

在播音室內,日本最有名的廣播員和田信賢臉色蒼白,緊張地坐在麥克風前,兩眼盯著時鐘的分針與時針在十二點時重疊。十二時正,他對著麥克風說道。

“這次廣播極其重要。請所有聽眾起立。天皇陛下現在向日本人民宣讀詔書。我們以尊敬的心情播送玉音。”

在奏過國歌《君之代》後,廣播稍停了一下,接著便是很少人聽見過的聲音。

“朕深鑑於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欲採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時局,茲告爾等臣民,朕已飭令帝國政府通告中、美、英三國,願接受其聯合公告……”

隨著天皇玉音的播出,日本舉國上下數千萬民眾、軍人以及政府公務人員,無不是全神聆聽,幾乎失真的聲音使得每個人的神情都顯得敬畏至極。陌生的皇室語言,加上收音機接收不好,天皇陛下的臣民只有少數人能聽懂他究竟在說些什麼。

明顯的是,只有投降或發生了同樣災難性的事情。

“舉國一致,子孫相傳,確信神州之不滅。念任重而道遠,傾全力於將來之建設,篤守道義,堅定志操,誓必發揚國體之精華,不致落後於世界之進化,望爾等臣民善體朕意。”

此時的日本上下,一片寂靜。站著或安靜地跪著的聽眾,無不是抽搐著臉,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千百萬人悲哭,其人數也許超過世界歷史上其它任何一次在同一時刻哭泣的人數。然而,在羞辱與悲痛之餘,卻也無可否認有某種得救之感。連年戰爭、死亡和破壞所造成的傷害終於結束了。

在御文庫內,透過戰前的美國無線電公司出產的收音機,天皇也在聚精匯神地傾聽自己的聲音。在宮內省,重光外相的反應是卻是百感交集,一方面即為日本的失敗而悲傷,而在另一方面卻又為自己所致力的事業得以實現而暗中洋洋自得。

在大本營的一個昏暗禮堂裡,數百名軍官,包括首相東條英機在內,全都穿上整潔華麗的軍服,戴了白手套,佩帶勳章軍刀,肅立恭聽著天皇的昭書,每一個人都是淚流滿面,似乎對於他們來說,讓天皇釋出戰敗昭書,是他們莫大的恥辱一般。

當日本列島在所謂的“鶴聲”中顫抖著的時候,當所謂的“天皇鶴聲”第一次降臨凡間,日本民眾為第一次聆聽“鶴聲”而激動而又悲傷之時,“鶴聲”同樣傳到了本土數千公里外遠至滿洲新西伯利亞的部隊那裡。

在西伯利亞的第五師團司令部內,山本友已參謀在聆聽“鶴聲”時,心裡卻浮現出一種異樣的想法,他因為發現那個高於凡人的聲音躊躇地顫抖而感到懊喪。自己過去怎麼會朝皇宮方向鞠躬那麼多次呢?

似乎在這一瞬間,神聖的、不屬凡間的天皇,在他的心中便“轟然倒塌了”,所有的神話在這一瞬間都崩潰了。

但是,儘管如此由於受周圍的同僚們的哭泣聲的感染,山本友已自己也抑制不住的哭起來,甚至的他還是出於習慣轉身面朝司令部大樓大門上方懸掛著的天皇紋章,對它行了作為日本軍人應該行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