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07章 中國的作用 (第1/2頁)

加入書籤

1月13日,立冬過後第三天,相比於北國,南京的天氣雖說有些溼冷,但卻又有著江南的明媚,天空還是那樣高,雲彩還是那樣淡,太陽還是那樣紅,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候。遠遠近近的山巒、樹木、房屋和長江上的船隻,都把最細緻的輪廓,以不常見的清晰,在玻璃般透明的空氣中顯露出來。

此時的南京城內,依還能看到歡迎最高領袖自並普敦歸國的橫幅和海報,無疑對於南京人而言,此次最高領袖的開普敦之行是“勝利”的,用許多報紙的話說,這是百年來中國所參加的真正意義上一次“平等會議”,至於在會議上,中國得到了什麼?眾所周知——在中國的堅持下,韓國、東南亞的獨立得到了保證。至於其它,就不為外人所知了,不過隱約的大家都能猜,在日本問題上,中國並沒有吃虧。

上午九點,在國民政府內,剛剛回國的蔣介石,雙眼凝視著面前的端站著的陸軍上將,在中國陸軍上將不少,但是真正能夠威脅到中央的,卻只有眼前有這一個人——北方邊防軍司令、華北行政公署主任——管明棠。

“這確實很讓人振奮!”

在聽完蔣介石提到開普敦會議的收穫後,管明棠附和著稱讚一聲。

確實,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開普敦會議中國都可謂是“收穫頗豐”,表面上開普敦會議是為了協調三國合作的事物,但實際上,開普敦會議卻是一次分髒會議,只不過與歷次國際會議不同,這次會議打著“民*主、自由”之類的旗號,而中國才是這次會議上的真正贏家。

英美荷法完全撤出了亞洲殖民地,儘管美國要求舉行自由且不受控制的選舉,並要求以聯合國的名義派出觀察員監督選舉,但是這又有什麼意義呢?現在,無論是菲律賓也好、荷屬東印也罷,都已經建立起了臨時政府,而在這個臨時政府中,華僑佔據著極大的權力,那些所謂的獨立政府,從一開始就傾賴中國的支援。

而這不是最重要的,於某種意義上來說東南亞只是中國的後花園,甚至在未來的十幾二十年內,東南亞至多隻是中國的原料供應地,相比於東南亞,管明棠更看重的中亞以及西伯利亞的歸屬,換句話來說,就是美英兩國是否會出賣蘇聯。

結果是肯定的,正如同另一個空間中,在德黑蘭會議上羅斯福、丘吉爾出賣了中國的東北以及蒙古一樣,在這個時空中,流亡印度的蘇俄政府被出賣了——為避免中亞以及西伯利亞為德國佔領,中國獲得了兩地的託管權,託管不過只是剛剛開始,下一步就是用十至二十年的時間,完成對兩地的吞併。

“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在未來將會成為我國的生命線!尤其是在德國佔領中東之後!”

或許蔣介石無法理解管明棠對荒涼的中亞以及西伯利亞重視,不過因為中亞地區每年向國內供應數百萬噸石油的關係,因此,他只是點了下頭,然後繼續說道。

“關於德國……”

話聲稍稍一頓,蔣介石看著管明棠,這也是蔣介石在回到南京的第一天天便接見管明棠的原因。

“哲勤,於我國國民而言,因歷史之教訓,令其並不願介入國際事務,更勿提為為英法等列強而戰!”

蔣介石的措辭顯得極為謹慎,而語氣卻又極為平靜。

“於國民看來,日本系中國唯一之敵人,現這一大敵已然戰敗投降,我國之戰爭業已結束,我雖身在開普敦,亦知在國內各地,許多知名人士業已開始籌備他日國民大會之召開!”

他一邊說,一邊慢慢的站起身,拄著柺杖慢慢的走上數步,最後又柱著柺杖說道。

“哲勤,自太平洋戰爭爆發,我國於美國獲得租借法案之援助,總計高達74億餘美元,另獲得超過45億美元之貸款、投資,於我國之工業經濟發展可謂是頗有助益……”

蔣介石的話,句句都是實話,雖說租借法案援助物資中尚有大半未到位,貸款以及投資中亦有超過半數亦未到位,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否認,在這場戰爭中美國確實給予了中國極大的幫助,除去軍用物資外,中央政府根據租借法案,獲得了超過15億美元的機械裝置,並利用鉅額貸款,興建了一大批廠礦企業,可以說,正是美援奠定了南方真正工業化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用為“回報”,中國確實應該參戰。

“雖於我國助益頗多,然於開普敦,我仍然婉拒了對德宣戰之要求!”

“主席,我國確實不益為歐美列強流血!”

管明棠如實的回答道。

“這亦是國民之意願!”

嘴上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