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76章 啟程 (第1/2頁)

加入書籤

民32年膠東半島,分佈著一座座機場,六十八座機場上駐紮著的中美聯合轟炸機部隊的近二十萬軍隊以及7000餘架轟炸機、戰鬥機,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這裡擁有全中國密度最高的空軍基地,

在空軍榮成基地內一座大山下方三百米處的地下洞庫內,一座有空調裝置的地下炸彈倉庫內第一枚原子彈開始進行裝配。它長3。2米,直徑1。5米,除大小不同外,其外形和普通炸彈的差別並不大,但只有裝配他的人才知道,這枚重達4。5噸炸彈,其威力是極為驚人,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武器。

在炸彈倉庫外,警衛日夜看守著倉庫內的炸彈,這些警衛清一色是來自航空隊特勤部隊,除去這些精英看守倉庫外,甚至於在地下倉庫周圍的隔離帶間,十數輛陸軍二六式重型坦克也布屬於要衝,炮口對外,以防發生不測。

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守衛什麼,只是執行命令而已。別說是這些警衛,即便是距離炸彈倉庫有三公里基地飛行員宿舍中的,那些即將把原子彈投到目標上空的機組成員,也不知道自己的任務。101大隊是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進行訓練的,只有他們的指揮官袁世勤少將才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

從101大隊進駐榮成基地後。榮成基地便進入了前所未的戒備中,在大隊所在的地區圍有鐵絲網,還有機槍保護,即使將軍也得有通行證才能入內。雖然保安措施如此嚴密,101大隊好象沒有什麼事可幹,偶爾他們也會三架一批飛往大海上空,進行例行的適空訓練。

不過雖是如此,當大隊所屬的32架h6遠端轟炸機飛抵榮成基地時,依然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即便是在美國飛行員進駐的基地內亦有“新型轟炸機”的傳言,而龐大的b17/24在h6的面前,或許談不上“小夥伴”,但其差距卻像是dc3與y7的區別。

12月19日上午,天氣預報表明午夜後的天氣適宜起飛。前一天晚上,負責把炸彈裝上飛機的軍械專家方自強曾目睹過的轟炸機接連在起飛時墜毀,儘管h6轟炸機,是中國最先進的轟炸機,但是最先進並不意味著最安全。

安全,而對威力如此龐大的炸彈,沒有人能保證百分百的安全,但任務總要完成,在完成炸彈的裝配後,方自強每天都會趴在窗邊看著那座大山,儘管炸彈位於地下倉庫,如果爆炸的話,對地面破壞會降至最低。但他知道,真正的危險並不是裝本炸彈後,而是轟炸機飛行時。

在進駐榮成基地後,他對負責此項秘密計劃的袁世勤少將說過,如果裝載原子彈的飛機不能安全起飛,原子爆炸可能把半個榮成基地炸為廢墟

“我們只能祈禱老天爺保佑別發生這種事。”

老天爺可以保佑一切順順利利嗎?

方自強難得的點燃一根香菸,他選擇的這所住房個於距離跑道不過只有一公里,如果真的發生意外的話,這裡勢必首當其衝,在瞬間被原子彈夷為平地,但那樣的話,或許也是一種解脫。

至少死於其中。後半生不需要面對沒完沒了的麻煩。

夜幕降臨前,核武器從地下三百米的地下倉庫沿著傾斜電梯運到陽光耀眼的室外,裝進一架名叫“怒龍”的h6轟炸機的彈艙,彈身上滿是技術軍士用記號筆寫的東條英機的問候,當然其中也不乏問候他母親和老婆的語言。

在實施對日轟炸任務中,軍械士們總喜歡在炸彈上書寫各種各樣的“問候”,在某種程度,或許這是他們的愛好,現在同樣也不例外。

這架飛機的名字是機長航空隊上尉王國霖命名的,每一個轟炸機組都喜歡給自己的飛機命名,有的充滿殺伐之氣,有的充斥著兒女柔情,而作為第一批接收h6遠端戰略轟炸機的機組,王國霖選擇了“怒龍”,他渴望著在日本的上空噴吐“怒龍之焰”。

薄暮時分,武器軍士張國平爬進寒冷的機艙中。他小心的在炸彈旁練習起最後的裝配,最後的裝配任務是在飛機上完成的,他曾在模似彈上練過無數次。摸黑裝配炸彈並不容易。他的手很快便被炸彈上利角割出了口子來,對於他來說這是常事。

“看在老天爺的份上,兄弟!”

機炮手劉峰看見他流血的雙手時,還有那炸彈上滴著的血,忍不住替他心痛了起來。

“拿我的皮手套去用吧,手套是很薄的。”

“沒事,我得摸著黑幹才行,戴上手套就沒手感了!”

張國平繼續著自己的工作,這個過程他曾經進行過數千次,即便是閉上眼睛都可以完美無缺的完成,他知道這一次任務和過去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