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65章 崔可夫的決定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進入了11月,從西伯利亞吹來的寒風將風雪帶入了葉卡捷琳堡這座城市,在某種程度上,這座城市是遠離戰爭的,日軍止步於千公里外的新西伯利亞,而德軍仍然在對烏法實施最後的進攻,而作為後方的葉卡捷琳堡,遠離了戰爭、遠離了硝煙,但並不意味著遠離了這世間的風雲。

在進入12月之後,北冰洋吹來的風雪有著朝暴風雪演變的趨勢,天氣越來越冷了,似乎上帝也不再憐憫那些衣衫單薄的俄羅斯的保衛者們了。入了夜,戶外起了暴風雪,風在吼,百葉窗在抖動,磕碰直響。

在城內的謝瓦斯捷婭諾夫宮,這座哥特式的宮殿是西西伯利亞軍區司令部所在,西西伯利亞軍區統帥著西西伯利亞地區近六十萬軍隊,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這裡卻被陰雲所籠罩著,在司令官的辦公室內。

著呢絨將軍軍裝的崔可夫大將,這位從古拉格農場中走出來的將軍,這會靠在沙發上,望著窗外的風雪,聽著暴風雪的呼嘯聲,然後長長的嘆了口氣。

如果是在平時,他聽到暴風雪的呼嘯聲,也許會歡呼起來,因為這意味著,蘇聯又贏得了一個冬天,但是現在他卻根本就笑不出來,作為一名職業軍官,他清楚的知道,這場暴風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數以百萬計的烏法,那座臨時首都的保衛者們,很有可能會在這個冬天餓死、凍死。

在那座城市中,沒有足夠的燃料,甚至早在兩個星期前,那裡的燃料就已經耗盡了,同樣也沒有足夠的食物——許多食物在交通線依還暢通時便已經南運至土庫曼,就像撤於葉卡捷琳堡的那引起科學家一樣,他們早都乘飛機飛往了南方。

科學家、俄羅斯的軍人,數以十萬計的人們離開了戰火紛飛的地區,前往土庫曼,也就是從那時起,崔可夫意識到中央也許無意守衛烏法,儘管領袖同志命令部隊要與烏法共存亡,但實際上領袖和他的政府已經決定撤出烏法了,就如同撤出莫斯科、撤出古比雪夫一樣。

現在不過只是歷史的重演,不過,與歷史上的基它事件不同,這一次中央已經放棄了在俄羅斯繼續戰鬥的決心了,他們選擇了流亡——三天前,崔可夫得到了一個可靠的訊息——政府已經決定流亡印度,甚至在阿富汗,外交官們正在同阿富汗協商部隊透過阿富汗撤往印度的事宜。

一切都結束了!

在得到這個訊息之後,崔可夫的心裡冒出一絲悲哀之色,他甚至明白了,為什麼在一個月前,約瑟夫?羅季奧諾維奇?阿帕納先那位幾年來一直勉強維持著西伯利亞局勢的元帥,會被調往中央,由他的副手接替,同樣也明白了,為什麼他自己會被任命為西西伯利亞軍區司令,他們都被拋棄了!

被他們曾願意誓死保衛的國家拋棄了,在領袖的眼中,他們這些同志依然是不可信賴的,不可靠的同志,所以他們被留在了這裡,以維持對侵略者的抵抗,他們失敗了,那是理所當然的,誰讓他們是一群意志不堅的“叛徒”、“懦夫”呢?

“哎!”

一聲長嘆後,崔可夫點燃一根香菸默默的吸了起來,他的腦海中總是會不斷的沉浮著一個念頭——戰爭還應該繼續下去嗎?

作為俄羅斯人,他當然不願意看到俄羅斯的滅亡,但是同樣,作為一名軍人,他卻知道,現在,戰爭進行到這個地步,已經沒有任何再打下去的意義了。

烏法隨時都有可能陷落!

一但烏法陷落了,那時全俄都會知道政府將在印度繼續抵抗,繼續抵抗,或許這句話聽著很動耳,可一但訊息傳開的話,那些士兵們還有可能繼續戰鬥嗎?那些被拋棄的軍官們,會不會率領部隊投降?

當信心被毀滅之後,那麼抵抗還能夠繼續下去嗎?

“斯大林同志不應該撤到印度去!”

當崔可夫在那裡喃喃自語的時候,突然,他聽到走廊內似乎有些嘈雜,似乎大家都在爭論著什麼。

怎麼回事?他們在吵什麼?

走到門邊,開啟厚實的木門,崔可夫看到走廊裡站滿了人,司令部的將軍和參謀們無不是神情複雜的互視著,其中一些人的臉上甚至帶著淚水。

“怎麼了,伊萬?伊凡雷奇!”

拉過身邊的伊凡雷奇少將,崔可夫有些疑惑的詢問道。

“烏……烏法陷落了!”

什麼!

如雷鳴般的訊息在崔可夫的耳中迴盪著,儘管早已知道烏法的陷落是必然的,但當這個訊息傳來的時候,以至於他只感覺到一陣目眩,烏法陷落了,俄羅斯最後的首都陷落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