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40章 韓國 (第1/3頁)

加入書籤

民32年9月27日晚上。

在南京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內,在蔣介石的介紹中,金九與管明棠的手握在一起的時候,他認真的打量著面前的這個年青陸軍上將,而在握手的瞬間,管明棠所感覺到的卻是一種莫名的情緒。

幾個小時前,管明棠剛剛乘飛機抵達南京,這次南京之行,與其說是為了“協調對日作戰”,倒不如說是為了政治,為了在政治上從根本上解決北平與南京之間的分歧,在參加了例行的招待宴會之後,管明棠應邀來到了委員長辦公室。

只不過他沒有想到,委員長並沒有同他談“政治”,而是把金九介紹給了他。

“哲勤,金九是我國的友好同志,多年來,韓國流亡政府一直於我國民政府共患難!”

在蔣介石的介紹中,金九連忙說道。

“多年來,承蒙中國先總理以及主席等多位同志的照料,韓國流亡政府實在是感激不盡!”

又是一次深鞠躬,不過這一次卻是面對管明棠的。

“韓國流亡政府感謝管長官的軍隊,在東北對韓國僑民的照料!”

面對金九的道謝,管明棠只是笑了笑,怕這句話是言不由衷啊!

在遼寧光復後,有超過五萬韓國僑民因為涉及到傷害中國人或者掠奪中國財產,被逮捕並移交軍事法庭,至於韓僑佔據的土地亦作為敵產加以沒收,這些人不對自己怨聲載道就已經不錯了。

不過,對此他並不在乎,對於南京而言,其多年來支援的韓國流亡政府,是他們的選擇,但對於自己來說,卻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擇,畢竟,現在東北還有一支邊防軍情報局利用被俘日軍中的韓裔軍人以及僑民組成的“韓國國民軍”,相比於只有一個團的韓國光復軍,那支軍隊的無論是在規模或者戰鬥力都遠超過對方。

除去“聲望”之外,金九還有什麼呢?不過,雖是如此,管明棠並沒有排斥金九,實際上,對韓國的佈局,中央一直走在華北前面,而華北的優勢在於對“韓國國民軍”的掌握,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必要同中央在韓國的問題上發生分歧。

而此時,金九的感激卻是發自內心的,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韓國獨立的他,所依賴的是中國給予的無私的幫助,即便是在最困難的時期,中國人也沒有停止對韓國獨立事業的支援,儘管在遼寧光復後,對於華北方面對韓僑問題上的“粗暴處理”頗為微詞,但是,在金九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在東北的上百萬韓僑,不乏助紂為虐者,接受中國政府的處置是自然的事情,他們沒有將其按照“敵僑”一樣對待,已經是莫大的恩惠了,而更來重要的一點是,在未來,韓國的獨立離不開中國的支援,尤其是離不開眼前的這位將軍的支援,沒有他的支援,韓國是不可能獨立的,而韓國想要贏得獨立,勢必需要華北方面付出莫大的人力、財力上的犧牲。

“對韓僑,照料,或許有些,畢竟韓僑並不等於日僑!就歷史上來看,中國對朝鮮一直負有責任,這一點,委員長以及中央政府從未推卻,而我本人亦未曾推卻,”

面對金九的感謝,無論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罷,管明棠只是面帶著微笑說道。

“所以,適當的照料是應該的,但是,金九先生,希望你能夠理解,在貴國僑民中,那些曾助紂為虐者,必須接受中國法律的制裁!”

現在,話音落下時,管明棠望著金九,他的內心顯得非常沉穩。而一旁的蔣介石則顯得面色沉靜,似乎無意就這個問題同管明棠進行“探討”,畢竟,無論是日僑亦或是韓僑,中央與華北都有著很大的分歧,南京主張“以德報怨”,而北平主張“銘心刻骨”。

在這種極端的分歧中,蔣介石無意與管明棠發生衝突,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會在其它問題上作出讓步,比如在韓國的問題上,而現在,韓國的問題,實際上只是開始。

“當然,任何觸犯法律者,必須接受法律的制裁,這是放之四海的公理!我們相信,他們會得到公平公正的審判!”

在雙沒有迴避韓僑這個問題的情況下,會談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著。在金九興奮的言語中,管明棠、蔣介石無不是頗為得意的聽著他對中國、軍隊的稱讚,來自外人的稱讚,總會讓人有些得意。

“……我們相信,在英勇無畏的中國、軍隊的進攻下,日本必將被擊敗,而中國也必將再次崛起。”

“還有韓國嘛,”

順著金九的話,蔣介石笑說道。

“多年來,我們是並肩作戰的嘛。在日本被擊敗時,韓亦將會獨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