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 (第1/2頁)

加入書籤

戰爭的陰雲仍然籠罩著英格蘭的倫敦,入了夜,在實施燈光管制的街道上。複製本地址瀏覽http://%77%77%77%2e%62%69%71%69%2e%6d%65/許許多多的小轎車、卡車和紅色雙層公共汽車都亮著黃燈,鳴著喇叭,在古老的建築物和一堆堆殘垣敗壁間穿行。

過去三年裡,倫敦遭到了戰爭的嚴重破壞,許多有名的建築化為瓦礫,居民死傷,財富變為灰燼。然而,盎格魯薩克遜民族可貴之處,就在於它對嚴峻挑戰的強烈回應。倫敦已經動員起來了。當道丁勳爵的戰鬥機把戈林元帥的轟炸機從倫敦的天空趕走之後,這座由羅馬人建立起來的古堡又恢復了它往日的勃勃生機。

但恢復了生機並不意味著,這個國家擺脫了先前的危機,儘管現在數十萬美軍進駐英國,雖說美國人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物資,但英國依然沒有擺脫危機,對此,作為首相的丘吉爾可謂是再清楚不過。

在唐寧街的首相官邸,溫斯頓?丘吉爾懶散地躺在長沙發上。雪茄煙快燒到他的手指了。他早年還喜歡騎馬、馬球和板球,現在,他已與運動無緣了。他正按自己那句“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的名言,頭枕在沙發上思考問題。六十九歲的首相大腹便便,下巴鬆弛,一副老態。但他性格急躁,既固執己見又冷酷無情,使旁觀者難於捉摸。他的大半生都在追求領導大不列顛的權力,現在這個權力已經到手,他已經無需追求、懇求、取悅、效勞於任何人了。他只對上帝負責就行了。這個上帝就是他自己的思維。

不過此時丘吉爾的思想負荷還是挺重的。雖然日本迫使美國投入了大戰,偉大的同盟已經形成,但勝利還遠在天邊。法西斯的狂潮正在鋪天蓋地。

在太平洋,被日本打懵了頭的美國暫時擋住了日本人,不過代價是盟國失去了整個東南亞,而唯一讓人高興的訊息,就是中國人在去年歲末出兵緬甸,日本人的進攻狂潮終於被真正遏制了,甚至在數十萬中國、軍隊的進攻下,日本人正在東南亞節節敗退,但是,丘吉爾卻根本就笑不出來,因為中國拒絕了英國重返緬甸的要求“我們相信緬甸各民族享有建立獨立國家的權力”,中國人在緬甸的堅持,使他感到英國在亞洲殖民已經到了危如累卵,或許日本人已經摧毀了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帝國,但是,在最為關鍵的時刻,中國人的堅持,卻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麥草。

現在是緬甸,接下來將會是馬來亞、新加坡……中國人正在從根本上瓦解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而對此,丘吉爾除去在內心詛咒那個該死的“光頭”,竟然沒有任何辦法,除非他選擇同中國人進行一場戰爭。

“等到戰爭結束……”

當丘吉爾在唇邊喃喃著的時候,想到歐洲的戰爭,他臉色的流露出了濃濃的憂色,蘇德前線的前景極不樂觀,曾幾何時俄國是英國最早的盟國,也是最有用的盟國。幾乎是在蘇德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丘吉爾便選擇援助俄國。每一噸援助蘇聯的物資就會挽救一個英國青年的生命。希特勒再也無法集中精力對付英國了。

英國被拯救了,但是,現在,儘管丘吉爾並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失敗,可是,對於俄國他卻無能為力了,俄國人失去了莫斯科的時候,他為支援俄國人發表演講,支援他們,鼓勵他們,俄國人失去古比雪夫的時候,他依然相信會有奇蹟,可是當德國人佔領了德黑蘭,切斷了的對蘇聯的援助路線之後,幾乎全世界所有的軍人以及丘吉爾的軍事顧問們都一致認為:俄國人不會再撐下去了。

儘管明白這一切,但是丘吉爾卻知道,如果俄國之牆真正倒塌,希特勒就能騰出手來,再次把大兵雲集海峽,大英帝國就不會再次化險為夷了,到那時,也許,英國真的只能撤到加拿大了。

俄國人……

想到這裡,丘吉爾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斯大林的那些措辭強烈的信,在信中斯大林索要著種種援助,但是援助物資怎麼才能交到斯大林的手中呢?現在德國人已經佔領了德黑蘭,而俄國人自己又丟掉了摩爾曼斯克和遠東。

就在這時候,首相秘書伊斯梅將軍推門進來,告訴丘吉爾外交大臣艾登爵士有要事來找。丘吉爾非常信賴艾登,他需要艾登爵士用他那靈活的外交手腕去與其它國家打交道,於是他立即接見了他。

“你好,艾登,有什麼事情嗎?”

“閣下,這裡是剛剛從駐中國大使館以及駐烏法大使館接到的電報!”

艾登將一份外交檔案放到首相的辦公桌上,在一旁等待的時候,臉上流露出濃濃的憂鬱之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