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87章 東條的決定 (第1/2頁)

加入書籤

“轟!”

幾乎是在人們的注視中,一個巨大的白浪自“神州丸”的舯部湧出,白浪高達數十米,在劇烈的爆炸中,萬噸的“神州丸”的船底幾乎被丟擲了海面,然後又重重的摔了下去,接著迅速的沉入海中。比·奇·中·文·網·首·發

看到這一幕,漁船上的日本漁民的目中忍不住流出了眼淚,在過去的一個月間,類似的畫面,總是不斷的出現在他們的面前在港口、在航道上,到處部滿了水雷,誰也不知道中國人的轟炸機到底投下了多少水雷,但是他們卻知道,幾乎每天,都有數艘船舶被炸沉。

“……截止到目標在中國人的水雷攻擊下,我們損失了四十三艘商船一共三十六萬噸。”

陸軍在滿洲遭受重創,近三十萬日滿軍被圍困於遼陽,在緬甸十數萬緬甸軍雖說歷經苦難翻山越嶺穿越無人的雨林成功撤出泰國,可是在雨林中卻損失十萬餘人,這一連串的災難促使佐藤又主動向東條建議道。

“現在,也許我們應該考慮撤回關東軍主力,在滿洲同華軍決一雌雄。”

“這是參謀本部的意見嗎?”

東條蹙著眉問道,此時他的神情顯得有些陰沉地問道。

“不,這是我個人的意見。”

佐藤如實的回答道,在他看來,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儘可能的保住“聖戰”成果,而不是被中國人一點點的蠶食鯨吞所有。

“你跟參謀本部商量過嗎?”

“問題就在這裡。參謀本部肯定會反對這樣一個計劃,我個人認為,我們就是應該壓倒軍方,首先要做的,就是放棄荒蕪的西伯利亞,只需要控制遠東即可,而關東軍主力則撤至北滿,以同中國人進行決戰,畢竟,相比於西伯利亞,滿洲更為重要。”

滿洲確實非常重要,對於日本來說,滿洲曾是戰時的大本營,儘管東條反感瞧不起自己的石原,但在另一方面,他卻不得不佩服石原在滿洲的工業經濟建設上做出的努力。1200萬噸鋼鐵、15萬輛汽車、5000架飛機、4000輛戰車等等,這一切都是在石原的支援下,滿業透過引進美國資本以及技術建成的,其工廠的技術裝備甚至領先於日本本土。

但是現在,隨著鞍山以及奉天、大連等地的淪落,滿洲工業的精華幾乎都已經落入中國人之後,而那些工廠又將會助漲中國的戰爭機器,實在是讓人……

現在佐藤的提議,卻讓東條漲紅了臉。

“去年,在一次御前會議上,我們認為,應該盡力確保目前已經佔領的地區,即便是中國人佔領了滿洲,只要和德國會師,那麼我們還有贏得戰爭的機會,所以,我們才沒有對中國宣戰,從而避免與中國爆發全面戰爭,以儘可能的確保西伯利亞,而你的意思是不是說,我們……在即將與德國會師的時候,不打一仗就把它們放棄?”

東條可以想象的出,如果訊息一經傳來,會給國民帶來多大的影響,國民或許可以接受幾十萬軍隊的陣亡,可以接受滿洲被入侵、甚至被佔領,但是他們絕不可能接受關東軍主動撤出近千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那怕那裡是一片不毛之地,更何況,那裡並非是一片不毛之地。

日本的地質勘探人員已經在西伯利亞發現大量的礦藏,甚至在南滿被佔領的情況下,業已開發遠東鐵礦的重要性,甚至關係到日本能否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

“可是閣下,如果我們丟掉了滿洲,西伯利亞還能守住嗎?”

佐藤依然堅持他的意見。現在在滿洲,關東軍只有不到二十萬軍隊,至於三十多萬滿洲軍,經過奉天事變後已經證明他們是不可靠的,但是在西伯利亞,還有超過六十萬關東軍精銳,僅戰車師團多達七個之多,其兩個航空軍更擁有超過5000架飛機,但是現在關東軍對滿洲的支援卻像是“添油”一般,只能在局勢危機時,將部分部隊調往滿洲。

“西伯利亞的關鍵在於西伯利亞鐵路,只要中國人願意,他們即可從蒙古出擊,將關東軍主力阻困於西西伯利亞,而那時,數十萬關東軍不僅將失去作用,而且還將陷入沒有食物、補給的境地!”

“最後的戰場應該在集中在滿洲,因為如果那一仗打輸,我們就沒有能力再打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集中力量打最後一仗的原因然後在德國的幫助下,展開和平攻勢。”

他所謂的“和平”是指用任何能使日本保住面子的條件解決問題,而屆時,德國已經擊敗俄國,接近中國邊界,如果德國出面,日本完全可以有條件的,以保住面子的方式結束與中國的衝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