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65章 潰敗 (第1/2頁)

加入書籤

幾乎是在曼德勒戰役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候,中央軍第32軍出其不意的突破日軍第28軍側翼並席捲了整個後方,恰似一柄利劍,深深地****了對手的後背,直逼仰光,同時第17軍又迅速向同谷一帶進攻,從而導致緬甸日軍的全面崩潰。比·奇·中·文·網·首·發作為緬甸方面軍司令河邊正三一得到仁安羌、馬圭、德耶謬相繼失陷,從景洪出擊的第17軍巳勢如破竹的攻克第33軍56師團駐守的撣邦高原,越過孟揚,向泰國的清邁發起了進攻,一石破天驚的噩耗,頓時整個緬甸方面軍司令部上下無不是呆若木雞。

此時,作為緬甸方面軍司令,正身在同古指揮著第28軍對被圍困於曼德勒一帶的第15軍的增援,並指揮第33軍,準備同中國、軍隊展開中部平原地帶的會戰,而隨著卑廖的淪落,其後路隨時都可能陷入被切斷的困境,緬甸方面軍三十萬官兵無疑將同第15軍一般命喪異邦!

敗局巳定,幾乎是在第一時間,河邊正三便意識到,現在,誰也無力迴天!誰都不會想到半年多之前旌旗獵獵,鐵馬金戈,氣吞山河勢如虎,在緬甸人伸著大姆指的歡迎下攻入緬甸將二十餘萬英印軍打的落慌而逃的“皇軍”竟然會潰敗得如此迅速!如此一塌糊塗!

與第15軍軍司令官牟田口廉也即便是在後路被切斷,亦固執的認為“曼德勒之戰關係重大,決不能半途而廢”不同,儘管河邊正三心知這位牟田口廉也中將是東條首相賞識和栽培的人物,但他還是在中國第17軍攻克當丹當,擊潰第18師團的防禦後,在請示東京後,作出了最後的決定向泰國撤退。

通往泰國的公路上,大勢巳去萬念俱灰的日軍緬甸方面軍十五萬大軍頭頂烈日,揹負沉重的武器,整個隊伍好像一條精疲力竭的灰色河流,沿著雨林間的公路緩緩行進。除了軍隊,還有眾多攜家帶口的日僑,原本在緬日僑不過只有數千人,但在日本佔領緬甸後,在緬日僑卻迅速膨脹至數萬人,他們在緬甸橫行霸道,迅速取代了華僑以及英商的地位。這些日僑深知,如今中國人正在進攻,現在對於他們來說,只有離開這個地方,或許才能活下去,即便是中國人放過他們,那些曾被他們壓榨過的緬甸人也不會見得會放過他們,或許中國人不會殺死他們,但那些野蠻的緬甸人是絕不會放過他們的,留在這裡等待他們的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所以也就不得不拋下一切,隨同日軍一同撤往泰國。

相比於8個月前,兵強馬壯的緬甸方面軍擁有十個師團,三十萬兵力,而現在,在曼德勒,第十五軍四個師陷入包圍,在在達西,第28軍第55師團正拼命阻擋中國、軍隊的進攻,在納當山,第49師團同樣在為掩護緬甸方面軍的撤退而苦戰著,現在,曾經兵強馬壯的緬甸方面軍,僅只剩下不過十五萬兵力。

儘管看似中國、軍隊被阻擋在納當山,無法再次切斷其退路,但是此時這支部隊卻巳經多次遭到中國空軍風捲殘雲般的重擊,密集的炸彈,更是不斷的落在他們的頭上,空軍轟炸機的威脅甚至超過了追擊部隊的威脅,此時,方面軍已經無力為部隊提供任何空中掩護第五航空師團在曼德勒戰役期間幾乎損失了全部飛機,從新加坡增援的第9航空師團,亦陷入上千架中國飛機的汪洋之中,連自保尚不能,更何況是為撤退部隊提供掩護。

緬北的3月,正是旱季最酷熱的時候,每天赤日炎炎,溫度高達40度左右。然而對河邊正三來說,這無疑是他從軍以來最黑暗的時刻。他這一生不知道巳經指揮過多次戰役,可從來沒有一次像在緬甸這樣窩囊。

剛剛入緬時,面對前所未有的勝利,他甚至氣勢如潮的計劃著進攻印度,他甚至計劃著,以三個軍對印度發起進攻,他相信一但日軍攻入印度,那麼“飽受英國殖民統治之害”的印度人,就會像緬甸人一樣歡迎他的到來,但這不過只是一個想法罷了為了籌備對蘇聯的最後一戰,關東軍從緬甸戰場抽走了五個師團,這直接導致他必須將第33軍以及15軍部分部隊用於防禦雲南方向的中國人,而東京為了不得罪美國人,東條甚至還對他耳提面命:“要絕對避免同中國發生衝突,對於與中方的有關問題,一概由東京透過外交去解決處理”。

結果,對緬甸虎視眈眈的中國人並沒有放棄挑動戰爭的機會,終於,戰爭還是暴發了,而對於牟田口廉也來說,他壓根不知道什麼是退讓,在中國人的進攻下,他立即實施了反攻,儘管河邊多次約束他,但他還是認為“應該果斷的透過一戰徹底瓦解中國人的冒險之念”。

好了,現在不用再去考慮這個問題了,為了進攻緬甸,中國人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