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53章 d日(上)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通紅的太陽緩緩的沒入西的天際,將的天空染成通紅,在煙臺平靜的海面,上百艘柴油動力的商船紛紛發動引擎,站在船舷邊邊輪流呼喊新鮮空氣計程車兵們或激動或淡然的望著聚集在海面上船舶。更多精彩小說請訪問

當搭載著陸戰二師以及邊防軍第六集團軍的124艘登陸艦和78艘從4000噸至萬噸不等的商船在3月10日下午離開龍口以及煙臺等環渤海灣的多座大小港口時,在渤海灣廟島列島上,過去覆蓋著偽裝的車輛駛至發射臺,在偽裝網下,一枚枚灰色的“捕鯨叉M1”反艦導彈被吊裝上發射架。

在發射陣地不遠處,雷達車上的雷達轉動著電磁波在渤海的海空上傳遞著,在雷達螢幕上,清楚的顯示著海上的情況,在道道雜波中,雷達兵的雙眼凝視著螢幕,以搜尋日軍軍艦的位置。

“老鐵山水道發現疑似目標駛入!”

突然,隨著雷達兵的一聲叫喊,雷達車內的軍官立即走了過去,在仔細觀看片刻後,他立即拿起了電話,不過只是分鐘的功夫,一架小型水上飛機便從北城隍島上的泊澱場起飛,以確認目標。

與此同時,從龍口至榮成的多座雷達站亦全部開始,搜尋著空中的目標,相比於海防部隊的確認攻擊,航空隊接到的命令非常簡單擊落敵機以及不明飛機,換句話來說,任何未加裝敵我無線電識別的飛機,都將被擊落,那怕是民用客機。

在艦隊出擊的同時,數架加裝電子干擾裝置的Y2型運輸機開始對附近海面實施干擾,在山東半島,四艘電子干擾飛艇,亦隨時準備投入作戰,以干擾日軍無線電通訊,為了這場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兩棲作戰,海防部隊以及航空部隊都將全力提供一切必要的掩護,或許,受限於艦隊的規模,這支龐大的船隊幾乎沒有得到艦隊的護航,但是,邊防軍司令部依然盡一切可能,試圖給船隊提供最好的保護。

而當船隊在朝著目的地駛去的時候,在運兵船上,軍士們則在那裡不斷的研究著手中的地圖,以確保他們的行動迅速而準確,在船上,許多戰士的神情顯得很是激動,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將會決定這場戰役的勝負。

考驗,無論從任何一方面來看,對於邊防軍來說,這都是一場考驗,而對於邊防軍司令部來說,在船隊離港之後,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也就是祈禱了,當然,也不盡然,比如航空隊的近三千架戰術攻擊機,便從河北、山東的機場起飛,對遼寧境內的沿通訊目標、交通樞紐、軍需倉庫進行了轟炸,在短短的一天之內,便投擲了上萬噸炸彈,看似攻擊似乎是對遼寧全境的,但實際上,航空隊的攻擊卻是有針對性的,這是為掩護登陸部隊的行動。

在夜幕籠罩著渤海灣的時候,中國歷史上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登陸船,繼續向著目標駛去,穿越這片平靜的水域時,海風為每小時16海里左右,海浪達近一米。在顛簸的船上許多士兵和水手因暈船而倍覺疲憊,但幾乎沒有任何人會抱怨什麼,即便是那些對暈船顯得有些陌生的陸軍官兵們也是此時。

此時他們在甲板上和艙房裡靜靜的擦拭自己的武器,接受指示並第一次確切知曉了他們的登陸地點。此後在大部分時間裡擠在商船甲板上計程車兵們,則站著甲板望大海時而交談,並思索著著什麼他們的神情非常自然,似乎根本不為即將到來的戰鬥擔心什麼,只是靜靜的等待著,等待著踏上東北大地的那一刻。

“我要回東北了!”

許多十幾年前撤入關內的前東北軍軍官、士兵們,無不是激動的眺望著東北的方向,在等待了十二年後,他們終於看到了希望,回家的希望。

而更多計程車兵卻顯得很年青,在過去的六年間,華北早就建立完善的徵兵體制,許多士兵都是在過去的三年間徵召的,他們的年齡甚至不到20歲,這些極為年青計程車兵,在許多老兵的眼中,甚至只是孩子,而現在他們即將踏上戰場,幾乎每一個老兵都知道,未來,在東北,這些孩子要麼早早的成熟起來,要麼早早的犧牲。

當夜幕完降臨之後,運兵船和登陸艦甲板上計程車兵們,紛紛在依次返回艙室,在倉室內休息,無論他們是否能夠睡著,明天的戰鬥,需要他們投入全部的精力。

相比於登陸艦上的運兵艙,由商船改造的運兵船的艙室對於陸軍士兵而言,幾乎像是惡夢一般,除非一個貨艙內被改造成條件良好的軍官居住艙,裡面還有醫療室、手術室、食堂和禁閉室外,至於軍士和士兵們居住在面積較大的艙室,睡的是五層的帆布通鋪,每層並排睡三個人。因為大多數陸軍士兵從來沒出過海的經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