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43章 陰謀 (第1/3頁)

加入書籤

民27年後,便是上海高速發展的時期,儘管早在民18年,這座城市便仿效芝加哥、華盛頓以江灣為中心建設新上海,以打破租界籠斷城市中心的現況,期間因“一二八事變”以及“淞滬抗戰”而停止,但在民27年後,得益於戰後重建,使得這一計劃得已快速實實施,由此才有了上海加速擴充套件。從那時起上海就像一個建築大工地,在短短的幾間年間,二十條幹道先後建成,隨著一座座標誌性的建築投入使用,江灣迅速成為了上海市的新中心,即便是在租借收回來,外灘雖然繁華依然,但是上海的市中心卻已經移至江灣。

在江灣成為上海市中心的同時,曾經只是一片荒地的浦東則取代楊浦發展成為上海的新興工業區,一座座工廠聳立於曾經的荒地上,與外灘隔江相對,而在黃浦江上,一座連通兩岸的公路橋,似乎也在向人們表述著這座城市的變化。

幾乎是從半個月前,來到上海之後,近十年未曾來過上海的張學良便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切驚呆了,在趙一荻的陪同下,他先後參觀江灣的新城市中心,亦參觀了浦東的工業區,更在吳淞口登上了新建的吳淞要塞,從那裡凝視著江口,在過去的半個月間,張學良充分感受上海的變化。

這一天,在上海市政府的安排下,他搭乘一條屬於上海關的交通艇,遊覽黃浦江,從上海港機廠發出,沿江觀光,兩岸高樓大廈,江中百舸爭流,交通艇在外灘邊停留了一小時,十年前的印象與腦海中的景色完全無法重合。

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目睹著上海的變化,望著外灘上飄揚著中國國旗,張學良的內心不禁頗為感慨一番。

“不單上海變了,南京也變了,老南京……”

提及老南京時,陳布雷的神情中流露出一絲苦澀。

“我知道……”

默默的點點頭,儘管張學良看似被圈禁起來了,但是當南京保衛戰酣戰之時,他正身處黃山,在收音機中他能夠聽到有關南京保衛戰的新聞。

“幾個月下來,南京幾乎沒有一棟完好的建築,……”

在陳布雷的講述中,張學良出神的看著岸邊的吳淞要塞,而他的唇邊卻唸叨著那個曾讓他有些“嫉恨”的名字。

“高培侖……”

唸叨著這個名字的時候,張學良卻又像是想起什麼似的,看著浦東那隱約可見的工廠廠房說道。

“陳主任,這幾年華北應該也有不少變化吧!”

“華北……”

話聲稍頓,好一會,陳布雷才說道。

“華北的變化更大,不過,現在全國都在發展,當年,若是再有幾年時間,……”

再有幾年時間,陳布雷的話讓張學良的腦袋微微一垂,他知道,若是沒有他的“任意之舉”,怕中央的備戰之計就不會被打亂,若非如此,戰火又豈會燃燒至半個中國,若非數百萬軍民不懼犧牲,以血肉之軀保衛國家,中國或許……

在張學良的沉默中,交通艇靠港了,這座位於長興島的港口,是這座沙島唯一的港口,也是江南造船廠的專用港口,今天他們除去遊覽黃埔江外,主要目的地卻是來長興島的江南造船廠新廠,參觀正在建造中的軍艦以及萬噸輪。

“副座,這座江南船廠新廠是北方船舶設計的,不過船廠卻是由中德兩國合辦,德國投資1500萬馬克,就其規模而言,江南新廠的規模不遜於北方船舶的黃島船廠,那個船廠在青島……”

許是怕張學良不知道似的,陳布雷特意提醒道,讓張學良走走看看,這是委員長的安排,自然的,代表著“中央工業變革”的江南新廠則是其必看之處。

“現在船廠不僅為中央海軍承造軍艦,亦承擔日本定購商船……”

“日本人也在我們這買船?”

陳布雷的話只令張學良詫異不已,他壓根沒想到日本竟然會在中國購買商船。

“何止日本,副座,太平洋戰爭打響前,連英國人也在江南船廠買過船!”

鮑文樾則在一旁說道,

“去年,太平洋戰前,單是黃島船廠就向英國出售了超過60萬噸商船……”

“這麼多!”

雖說對60萬噸商船並沒有直觀的概念,但張學良卻知道這等於出售60條萬噸輪,在過去,這幾乎是他不敢想象的。

上了岸,照例是由看守隊長劉乙光陪同在他們身旁,十二個警衛隨行。在陳布雷、鮑文樾與張學良在佔地十數平方公里的船廠內並肩而行,劉乙光和警衛則尾隨於前後左右。行至其中一座船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