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21章 和你們一樣 (第1/3頁)

加入書籤

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雷州半島合稱“中國三大半島”。(首發)自民27年“夏季攻勢”收復山東半島後,在過去的幾年間,在數十萬民工的努力下,這座曾不見太多現代文明的地區,多出了密集的現代公路網,甚至還修建了一條膠濟鐵路的延伸支線。與此同時,這座半島上修建了多達二十三座機場,這可以說是全中國機場最為密集之處,甚至在那些現代化的柏油公路上,每隔十數公里亦設有相應的“備降機場”,以供戰時飛機自公路起降。

機場、公路以及鐵路、港口,都是作為“山東戰後重建專案”的一部分實施,而這些設施卻是為了一個目的在戰時,山東半島將作為中國空中力量的前進基地,從這裡起飛的飛機可以直接轟炸日本本土,不過,儘管這些機場大都在去年就已完工,但是機場卻根本沒有啟用,僅只是供本地俱樂部使用或者作為航空隊的備降機場。

上億元的資金,就這般白白浪費了,每座機場不過僅駐有一個地面連隊的兵力,由此長時間的“荒廢”著。

“地勤隊,加油!”

在停機坪與跑道之間的草地上,上百名穿著空軍軍裝的戰士們,在那裡鼓著掌,他們大聲叫喊著,為賽場上的戰友們鼓著掌,這是一場激烈的足球比賽,幾乎是從邯彰軍成立時,足球便因其對抗性以及對戰術的要求成為軍隊中最為的普及的運動之一,而在民25年,橫掃亞洲無敵的中國足球隊,更是擠身奧運8強,並在民17年世界盃時擠身8強,對於當時正陷入戰爭中的國人來說,儘管只是8強,卻已足以讓人們為之興奮,在華北,足球不僅是軍隊中最為普及的體育運動,同樣也是民間最為普及的運動,而對於軍人們來說,足球同樣是他們打發閒暇時光、發洩過剩精力的方法。

“沒準,等將來大戰結束後,軍隊中能出現一個李惠堂式的人物……”

瞧著場上激烈的比賽,崔國民對身邊的徐文竹說道,李惠堂是中國國家隊的明星球員,在25年奧運會一人進了7個球,在世界盃上更是進了5個球,可以說是中國足球第一人,不過足球只是他的副業。

“李惠堂已經老了,應該是趙國威才對,他是從邊防軍出來的,今年才21歲……”

徐文竹顯然不同意長官的看法,這恰恰反應了各人的喜好不同,雖說崔國民是他的上級,但是徐文竹並沒有盲從。

就在地面上的球隊比賽進行的越來激烈的時候,在數百公里外的高空,一架架排成整齊編隊的B17轟炸機群,正均速朝著山東半島的方高飛行著,在機群中,一些飛機的機翼或者機身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些許大同碗口甚至盆口的彈孔,更多的卻是密集的手指大小的機槍彈孔,就在數十分鐘前,他們遭受駐朝鮮的日本陸軍航空隊的攻擊,不過日本飛機並沒有佔到便宜,儘管那時轟炸機群的彈藥幾乎打勁了,但日本飛機貧弱的火力卻依然難以擊毀堅固的B17。

“還有多長時間能到達中國!”

在轟炸機群中,幾乎每一個飛行員以及機組成員的心中都有這樣的疑問,但是他們心中真正的問題卻是我們會遭到攻擊嗎?

對於這些飛行員來說,他們壓根就不知道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秘密協議,在他們看來,他們將強行降落在中國的機場上,至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沒有人知道,甚至沒有人在意,因為他們願不惜一切代價去轟炸日本。

而現在,當願望變成現實之後,人求生的本能卻讓他們對未知的命運產生了恐懼,他們不知道接下來,他們將面對什麼,同樣不知道,中國人將會怎麼對待他們。

“願上帝保佑!”

在轟炸機上的美國飛行員、機組成員向上帝祈禱的時候,山東半島頂端的一座雷達站中,雷達兵在螢幕發現了那片龐大的雷達回波,幾乎是在確定其是大型機群的瞬間,雷達員立即透過透過電臺向防空司令部發出了警報。

警報!

刺耳的警報聲在威海機場上空迴盪著,在警報聲中,數十名飛行員便急匆匆的朝著跑道跑去,在跑道邊,十六架“鷹F”型戰機整齊的排列著。

與普通飛行員不同的是,這是一批女飛行員,在過去的幾個月間,隨著航空隊的擴編,數以千計的女飛行員進入航空隊,她們中的絕大多數從事著駕駛飛機轉場的任務,但也有少數的精英成為了戰鬥機飛行員,不過,她們的作戰任務被限制在“本土防空”,駐威海機場的航空隊第126大隊則是其中的一個大隊。

在飛機依次起飛的時候,在機場上,無論是軍官,亦或是地勤的神情都顯得很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