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04章 為了一張門票 (第1/2頁)

加入書籤

清晨,騎著腳踏車的報童和往日一樣,給訂戶送《國民日報》,在華北《國民日報》是主流的“官方媒體”,因為華北依然實施著在戰時制的嚴格的輿論管制,所以,往往如果透過報紙瞭解時政資訊,往往只需要訂一份《國民日報》即可以瞭解到至少華北的時政要聞。

依如往日一樣,騎著腳踏車的報童在街巷中穿行送報的時候,有一份報紙是住在巷子裡的一個日本海軍武官訂的。和過去一樣,當報童把報紙塞進郵箱後,不一會便有一名穿著日本海軍制服的軍官走出來取箱中的報紙。

大島和過去一樣,首先看了《國民日報》第二版的新聞,而在新聞中,他看到第三艦隊司令官張楚材就有關海軍狀況回答的記者採訪。

“我自豪地告訴每一個人,隨著美國租借法案的實施,在未來幾年內,中國海軍將實現真正的大發展。據我看,我們官兵的忠誠、士氣和技術水平都是無可匹敵的,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為了實現海軍的發展,我們有必要依靠美國租借法案提供的軍艦,實現海軍的現代化。”

租借法案!

看著報紙上的四個大字,大島的眉頭猛的一鎖,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中國人無疑是正陷入一種莫名的狂熱之中鉅額的美援正源源不斷的進入中國,南京得到了4。5億美元,而華北得到了2。5億美元,南京的美援將用於改善交通以及加強空軍,至於華北,則將絕多部分美援用於加強海軍。

“我們現在和中國已經處於戰爭邊緣,戰爭隨時可能爆發。”

在吃早飯時候,大島對妻子美惠如此說道,5年前,在獲知中日停戰的訊息後,他便寫過一篇談日華未來的論文,他的看來,日華兩國的停戰只是暫時的,而再次爆發的時間,實際上與日本實施北進或南進的時間是相對應的。早飯後,他把論文翻了出來,發現論文提出的“觀點”之一是。

“一但日本選擇北進或者南進,隨著大規模外部援助的到達不附帶條件的,以旨在擊敗日本為前提的外國援助,將會從根本上扭轉日華兩國的力量,如果對中國有利,中國會在宣戰以前就會兇狠地、有力地、出乎意料地突然對滿洲加以襲擊。”

“日本,還要多長時間才能下定決心呢?”

在放下手中的論文後,大島在心裡的如此想到,現在大規模的美援已經開始到達,就在幾天前,報紙上還曾提到,美國援助的第一批飛機120架P40戰鬥機,經印度轉場飛抵雲南。

“這只是第一批美援,以後還會有更多的美援!”

在領事館武官處,大島看著村田情報官,手指著報紙上的新聞竭力說服著對方。儘管作為海軍武官,他能夠向國內提交報告,但在他看來,如果能夠同駐北平情報官共同遞交報告的話,也許更具說服力。

“現在美國人一年可以製造5萬架飛機,上萬輛戰車,隨著美國援助源源不斷的進入中國,很快,中國就會奪取全面的戰場優勢,屆時,中國勢必有可能滿洲以及南方同時展開進攻!”

“所以,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加快在緬甸的行動!”

村田笑著站起身,他的臉上全沒有任何擔心之處,走到地圖邊,他的手指著地圖上中國說道。

“你看,現在,我們已經佔領了仰光,很快,我們就會佔領整個緬甸,這裡……”

他的手在地圖上劃了一下。

“儘管中國人控制了緬甸北部,但是,他們如果想獲得美援,就需要在穿越茂密的熱帶雨林,翻越崇山峻嶺修建一條公路,然後透過公路將美援運抵國內,否則的話,他們只能透過空中得到飛機,僅此而已!”

實際上,對於中國成為租借法案受援國,日本國內同樣極為關注,只不過因為土耳其等國亦成為租借法案受援國,使得日本相信,美國的援助目的在於令中國至少保持中立。而之所以未讓日本真正持以警惕的原因卻是因為日軍已經切斷了中國的獲得外援的路線在一個月前,日軍佔領了仰光了。

儘管日本沒有封鎖中國的沿海,中國的商船依然開闢著通往美國的航線,但是那些商船無一例外的不能用於運輸武器,這是日本與中國達成的協議。在這種情況下,隨著仰光的佔領,中國獲得外援的可能性就極為渺茫,至少在那條需要翻越雪山的中印鐵路築成之前,中國很難獲得充足的物資,這意味著,在中國得到武裝之前,日本仍然還有時間。

“他們援助中國的目的,一是為了讓中國保持傾向於美國的中立,二是為了武裝中國,從而牽制我們的力量,大島君,現在,假如我們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