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88章 外交風雲 (第1/2頁)

加入書籤

民國30年12月24日,這一天是聖誕節中的平安夜,不過對於僑居中國的英美等國公民來說,這絕不是個平安夜。{首發}

從昨天的黎明時分,以日本海軍機動艦隊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的實施偷襲為標誌,使得整個太平洋都燃燒起來。自夏威夷往西至威克島、關島、香港、菲律賓、馬來亞和暹羅,旭日漸次升起,日本人周密計劃的進攻也將象鞭炮一樣在六千英里寬的大洋上漸次爆發。

擠在上百艘運輸艦的熱得使人直流汗的底層艙裡的,日本陸軍士兵拿著“只要讀這本小冊子戰爭就可打贏”,在菲律賓、在宋卡、在北婆羅洲實施了登陸。

日本陸海軍的行動,無不是預示著盎格魯撒克遜列強的失敗和羞辱,在這一天,上百萬日本陸海軍軍人自以為參加了一場偉大的解放運動,去解放“被三十萬白人殘暴統治的一億亞洲人”,他們將光復亞洲人的榮譽、重鑄亞洲的輝煌。

當然,這不過只是日本官方的言語,作為亞洲第一大國中國人,從來就沒有相信日本人的言語,正如同他們所謂的構建“大東亞共榮圈”一般,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他們既無法忘記“抗戰軍興”期間,日軍對中國的侵略以及在中國犯下的暴行,同樣更無法忘記一點日本仍然佔領著中國的東北。

不過,儘管中國人不會忘記,但並不意味著日本不會因此而進行一些活動,比如從民28年開始,日本政界以及民間便試圖透過一系列的政府以及民間的行為去修復中日關係,兩年來的“苦心經營”,固然沒能消除中國人對日本的敵意,但至少緩和了兩國的關係,尤其是在今天年初,為“加深日中兩國的友誼”,日本海軍向中國海軍提供高雄級重巡洋艦的圖紙以及提供技術幫助下,沒有人會懷疑南京與東京的關係正趨於緩和。

“千百年來,中國作為亞洲的領袖國家領導並影響著整個東亞文明,日本亦深處中國之影響……近代以降,自東亞國門為西洋列強洞開,西洋列強輕蔑我等亞洲黃種民族為劣等民族,無論中國人亦或是日本人,百年間無不是倍受西洋列強之歧視與輕蔑……現在,中國在蔣委員長與南京諸公的率領下,不僅實現國家統一且亦實現國家之富強,所取得成就舉世罕見,日本各界無不為此歡呼……”

在南京的日本駐華大使館內的宴會廳,一場盛大的招待宴會正在舉行著,在宴會廳上處處懸掛著日本以及中國的國旗,兩國國旗於宴會廳間如彩旗一般懸掛著,而在樂隊的演奏臺上,廣田弘毅這位作為天皇特使訪問南京的外交官,則在那裡用著熱情洋溢的言語去描述著千百間中日兩國的友誼,在他的言語中,中日兩國間的戰爭,則變成了“不愉快”,似乎大有一笑抿恩仇的意思。

而在他說話的時候,站在臺下的汪精衛則只是面含微笑的看著這位天皇特使,而其它南京各部要員以及德、意、保、羅等國大使亦是面帶微笑的端著酒杯。

這場招待宴會是日本人提出的,如此高調的宴會在這個敏感時期,自然引起了各國大使的注意,至少在今天下午,英、美、蘇等國大使紛紛透過各種渠道詢問訊息,他們所詢問的無非是中國的底線在什麼地方。

中國的底線在什麼地方呢?

“……日本與中國雖有分歧,但相同卻多過分歧,日中兩國本是同文同宗,而在此亞洲民族解放運動展開之際,日本帝國願意同中國展開更為廣泛的合作,以期消除中日兩國間的誤會,並希望有一天,日本帝國與中華民國共同攜手,為了亞洲民族的解放事業而努力!我提議讓我們為中日兩國間的友誼!”

話聲稍稍一頓,作為一名外交官,廣田弘毅在這個時候立即耍起了他的小聰明。

“同樣也為亞洲的獨立與解放乾杯!”

果然,在廣田弘毅提出這兩個建議時,一些親英美的中國官員雖說有些心不甘,但卻也只得舉起手中的酒杯,為所謂的亞洲獨立與解放而乾杯。

策略!

沒有人知道,作為天皇特使的廣田弘毅在抵達南京前,東京方面就已經達成了共識爭取在某種程度上同中國達成共識,至少暫時避免中國倒向英美,甚至東京方面亦準備在一些問題上作出讓步,當然,更為重要的使命卻是離間中國與英美等國的關係。

而正是基於這一原因,其才會大張旗鼓的在南京舉行這場招待宴會。

“這個……”

在中央軍校內的官邸中,一直關注著日本大使館宴會的蔣介石在得知廣田弘毅的“小聰明”後,卻只是哼了一聲。

“且不說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