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 (第1/2頁)

加入書籤

似火的驕陽下,一輛黑色的金鹿汽車沿著長安街行駛著,而這輛懸掛著軍事牌照的汽車上,懸掛的海軍旗,雖說並不引人注意,但在北平卻是極難一見的,畢竟在這裡出現的軍車,更多的是懸掛陸軍旗,畢竟綏靖公署的大多數高階將領皆是陸軍。

海軍,對於北平,甚至民29年的中國而言,都已經是過去式了,民十六年的抗戰,已經讓原本虛弱不堪的海軍成為了“歷史名詞”,失去了軍艦的海軍,還是海軍嗎?

也是在民十六年的時候,在邯彰,作為前第三艦隊司令的謝剛哲卻在同管明棠的對話中,得到了一個答案。

“軍艦的靈魂是軍官,無軍官則水兵無以發揮其所長,艦船將成一堆廢鐵。只要海魂在,那麼,早晚有一天,我們仍然會重建海軍!”

重建海軍!

在奉命封船沉港之後,第三艦隊許多軍官以及士兵,在一路艱難的跋涉之後,抵達了連雲港,在連雲港,他們再一次登上了“戰艦”,由十二艘遠洋漁船改造的軍艦,或許,在那一年中,他們更多的是在進行訓練,直到停戰前昔於“夏季攻勢”期間,曾於海上襲擊日本商船,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卻意味著中國海軍的復活,中國海軍並沒有沉寂,並不僅僅只是在長江佈雷,即便是在大洋上,中國的海軍依然在戰鬥。

“至少海軍仍在戰鬥!”

每每想到那一年多的艱難,謝剛哲的鼻孔間總會瀰漫著那股濃濃的魚腥味,那是遠洋漁船上特有的味道。

“司令,如果這次與英國人達成協議的話,那咱們……”

看著若有所思的司令,張楚材這位第三艦隊參謀長,在提及此事時,神情顯得有些複雜。

“咱們怕就要離開青島了!”

“打從“海圻號”民初歸國後,中國海軍,還從來沒有航行過那麼遠,現在,第三艦隊剛剛復建,就……會不會有些操之過急了!”

當年奉命沉船封港後,第三艦隊的人被編成艦炮隊,各隊隊長,帶一批人從青島出發,一直走到臺兒莊才坐火車。海軍士兵在船上哪走過路呢?故腳都起泡,鞋也走壞了,那一路上很多士兵逃走了。雖說現在第三艦隊已經重建了一年,可是現在號稱擁兵“兩萬”的第三艦隊,其骨幹卻是幾千名遠洋漁業的“漁工”更多的則是從陸軍轉調海軍計程車兵,至於軍官,除去少數出自第三艦隊以及青島海軍學校的軍官外,大多數軍官都來自“武漢扶輪學校”——那隻不過是一所北方系的海員學校罷了,他們過去只是在貨船或漁船擔任過大副、二副、三副以及輪機長。

雖說明白學習商船和學習海軍是差不多的,因基本課程總不過是航海和輪機,僅僅缺少軍事學科,但靠著這樣的一群人,卻要擔負起重建海軍的使命,張楚材的心裡並沒有多少底氣,雖說在過去的兩年間,他目睹了那些“北方系海軍軍官”是如何迅速掌握海軍軍事學科,並迅速成長為合格的海軍軍官,但,海軍畢竟是海軍,事實上,這種沒有底氣,卻是緣自對自身的不信任。

十年陸軍,百年海軍!

這句話,並不僅僅只是說說,沒有一百年的時間,很難建立一隻真正的海軍,而現在,第三艦隊,不過只是一支“雜牌中的雜牌”,甚至於沒有自己的軍艦。

“你記不記得管主任說邯彰軍是怎麼教士兵游泳的?”

素來待人極為寬厚的謝剛哲,並沒有回答參謀長的擔憂,而是用去年在青島時,其視察海軍學校時提及的一件舊事加以反問。

“腰上系根繩,直接扔到河裡頭,反覆淹上幾回,也就差不多會游泳了!”

點著頭,在汽車駛進鐵獅子衚衕的時候,謝剛哲的神情變得有些凝重,這次從青島來北平,就是為了第三艦隊即將到來的遠洋航行。

“所以,咱們越是技不如人,就越需要進行遠洋航行,一鳴,你想想,這麼些年,打從進了民國,咱們海軍都幹了什麼?今個奔了這家,明個投了那家,除此之外,平常可不都是窩在港口裡頭,頂多也就是在港口邊上打打轉,這樣的海軍,對大海瞭解多少?這樣的海軍,有靈魂可言嗎?”

海軍的靈魂是什麼?

是海魂!

這正是中國海軍真正缺少的,在甲午的硝煙散盡的時候,中國的“海魂”也跟著消失了。

但“海魂”真的消失了嗎?

對此,身為艦隊司令的謝哲剛並沒有多少答案,但在心裡,同樣也有著一個答案,海魂沒有消失,至少在一些人的身上,海魂並沒有消失。

在中國,在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