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22章 勃洛姆堡的軍教團 (第1/2頁)

加入書籤

1940年4月,一艘從荷蘭駛出的萬噸郵輪均速在南中國海航行著,在南中國海明媚的陽光中,一名穿著西裝的老者在夫人的陪同下,享受著南海的陽光,在郵輪上的許多乘客的眼中,這對老夫少妻除去氣質不同外,似乎並沒有太多的值得注意的地方,但若是有一名英國情報機關的官員在此的話,或許會驚訝的張大嘴巴。

這位頭髮灰白的老者,就是有著“不愛權力愛美人”之稱的維爾納?馮?勃洛姆堡——曾經的德國國防部、武裝部隊總司令,這位因“娶了一個婊子”而被軍官團拋的元帥,在享受著南海的陽光時,整個人都顯得有些激動。

“愛娃,我們快到了!”

快到了!

很快就要到中國了!

因為這場婚姻遭到軍官團排斥的勃洛姆堡,沒想到他的復出會與遙遠的東方有關,他將成為新一任的德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前往中國,而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復出實際上是因兩年前,中國擊退日軍之後,原本甚至準備犧牲中國以換取日本支援的希特勒,突然看到了中國的“戰爭潛力”,於是立即著手恢復、調整對華態度,而隨著軍事顧問團團長法肯豪森將軍的任期將致,而中國的價值日益突顯,尤其是在中**隊以劣勢兵力擊敗了蘇軍之後,更是進一步彰顯了中國的“軍事價值”,使得希特勒不得不進一步考慮與中國的關係。

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尤其是面對顧問團團長後繼無人的現實——新任的團長級別夠高、獎歷要厚,這意味著需要派出一名元帥或者上將前往中國,但端來數去,最終希特勒只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這個曾多次請求他,希望復出的人身上,也就是德國陸軍元帥中唯一的“閒人”勃洛姆堡,於是乎,很自然的,在柏林的一番長談之後,勃洛姆堡成為了新任的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而隨行的亦是一批優秀的青年校官。

“我將在這裡締造一支現代國家的現代軍隊!”

此時的勃洛姆堡像是被囚禁於牢籠中的剛剛被釋放出來的獅子一般,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在從德國啟程假道義大利,直到過去的旅途之中,他曾根據現有的資料對中**隊進行了研究,這使得他意識到,他或許按照自己的設想,對中**隊進行一次全方面的改編。(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

作為國防軍總司令,在主持國防軍的建設與擴軍期間,隨著擴軍的深入進行,勃洛姆堡開始著手進行對德國武裝部隊高層指揮系統的改造,在他看來現代戰爭指導一種全方位的思維方式,過去只由陸上戰爭決定戰爭勝負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因此國防軍需要有一個三軍統合的領導體系,實際上就是要成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三軍總司令部,而不是三軍各自為政,僅能進行表面上的鬆散合作。

但這樣的改革勢必會觸及類似空軍總司令戈林這樣的納粹新貴的利益。在戈林看來,空軍是他進行********的重要籌碼,削弱軍種總司令的權威從而加強國防軍高層的中央集權對他而言是無法容忍的。陸軍方面的高層也對這樣的改革有強烈的牴觸,陸總和總參的老派將領們大多是“陸戰制勝論”的堅定擁護者,他們表示如果爆發戰爭僅需陸軍就可獨自解決,勃洛姆堡的改革在他們看來完全是多餘的。

最終這些努力使得勃洛姆堡的改革因為重重阻撓而未能實施,而後來的婚姻醜聞更倒致了他的下臺,由此他的改革亦隨之中止,但是,現在,在中國他卻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實現這一軍事理念的機會,而且他相信,他的這一理念在中國不會受到任何阻力,因為,在中國無論是海軍亦或是空軍,都是陸軍的附庸,而且那位委員長,亦肯定會支援他的這一決定,畢竟那位委員長是一個依靠軍隊的獨裁者,他自然不會反對透過三軍總司令部,如臂膀般的指揮全國的軍隊。

廬山海會寺寬敞的、斜斜的廣地上,此時立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將校軍官,在過去的兩年間,廬山軍官訓練團並沒有結束,反而進一步加強了,數月一期的對全國各地的軍官進行輪訓,而此時這些將校軍官立正於驕陽之下,神情嚴肅的看著司令臺

從司令臺上望下去,陽光下將校們的勳章、星粒、皮帶、長靴、馬刺在閃爍著金光,在過去的兩年間,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商討、妥協、強壓,數量龐大的中**隊,經過多次裁撤,已經從200多個師旅,改編成為106個師,相比於過去,裁撤後的中**隊戰鬥力不僅沒有減弱,反而進一步增強了,正一點點的完成著向國家軍隊的變革。

“這是我的寶貝、我的本錢呵!”

站在主席臺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