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20章 波音之父的收穫 (第1/3頁)

加入書籤

雪一直下著,刮雨器費力地除去毛絨絨的雪片。(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西雅圖郊外的公路上一片泥漿,汽車一過,泥漿高高地濺射起來。這輛黑色福特V8汽車在這滿是泥濘的公路上行駛著,在駕駛員駕駛著汽車的時候,腿上放著公文包的王助坐在車上,望著車窗外迷茫的風雪,有些發呆。

這是最後一次談判了,如果談判失敗的話……

對於波音公司,王助並不陌生,實際上,當年威廉?波音創辦波音飛機公司的時候,他就是波音公司的第一任總工程師,他親自設計並監製“B&W—C”型水上飛機,成為波音飛機公司製造成功的第一架飛機,併為為美國海軍採購了50架,為波音公司帶來了57萬美元的收入,是波音發展史上最需要的第一桶金。假如沒有這份訂單,波音公司很可能早已銷聲匿跡了。憑藉著王助的出色才能,新成立的波音公司開始站穩了腳跟。

也正是因為這個選擇,公司方面才會選擇他代為談判,但是對於現實的美國人而言,交情歸交情,生意歸生意,最終,曾經的交際,只不過令王助享有一些優先權罷了。

在王助的思緒中,汽車在空曠的五號公路上賓士。山崗、針葉林、冰凍的小湖和陰沉和海灣一掠而過。接著駛過了傑弗遜國家公園、飛機場路和哈迪街。半個多小時後,兩輛汽車一前一後的兩輛福特汽車便駛進了波音飛機公司。

在飛機駛入波音公司的時候,王助的視線不禁朝著年前建成的二號廠看去,那是一座規模極大的工廠,在先前的談判中,他曾聽說過關於這座工廠的“趣聞”。

幾年前,波音公司曾經有過將公司遷往加利福尼亞州的想法。因為加州的洛杉磯地區是美國航空工業的心臟地帶,那裡是道格拉斯、洛克希德、諾斯羅普等一批著名公司的大本營。那兒不僅氣候條件好,適合飛機試飛,而且還有大量的飛機制造業的工人。

然而波音公司卻是西雅圖的驕傲,儘管大蕭條加上“布拉克法案”使得波音帝國被瓦解的打擊,使波音公司一下子便從鼎盛期跌入了深淵,但是這樣一家大公司如果從西雅圖遷走了,將是西雅圖人的一大損失,西雅圖人會因此而深感不安的。

一位西雅圖人——波音公司機場邊上的一名叫戴西蒙的菜農,在聽到波音公司打算南遷的傳聞後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他對波音公司的有關人員說:我不種菜了,送你們一塊地皮,但波音公司必須呆在西雅圖。

而波音公司表示公司不能接受沒有代價的饋贈。那位戴西蒙則回答道:地皮不送給你們,那就賣給你們算了。

“多少錢?”

“一塊錢!”

於是,波音公司以象徵性的一美元買下了機場邊上的一大片土地,並在這塊地皮上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廠房:波音公司的二號廠。

“哎!希望今天能有個好結果吧!”

在下車的時候,王助默默的在心中自語道,然後朝著身邊的助手看了一眼,深吸一口氣,臉上帶著笑容朝著波音公司的大樓走去。

面對王助的又一次造訪,菲利普?約翰森和克萊爾?艾吉維特這兩位當年由公司創始人,那位在“波音帝國”被瓦解後,辭去了公司的所有職務,售出了自己手中所有公司股份的,併發誓從此和波音公司再無干系的威廉?波音,從本地的華盛頓大學應屆畢業生中發掘來的的公司總經理與總工程師笑容卻顯得有些牽強。

在過去的兩個星期之中,他們兩人一直同王助就出售“波音299型轟炸機”的問題進行談判,這場談判並不怎麼順利。而在另一方面,他們同王助又有著相當不錯的私交。

波音299是波音公司的驕傲,長久以來,作為公司總工程師的克萊爾?艾吉維特一直想設計製造一架比247型更大更好的飛機。4年前,也就是在1934年,空軍與波音簽約發展遠端重型轟炸機,這是機遇投向烏雲密佈的波音公司的一線曙光。

1935年7月的一天,陽光燦爛,晴空萬里。299型機終於撩開了新娘的面紗,出現在波音公司機場的跑道上。它太大了,太美了,陽光給這隻銀色大鳥鍍上了一層金,使它神采煥發、英姿勃勃。到場參加報道的新聞記者們紛紛議論著,有人說它是飛行戰艦,有人說是巡洋艦,議論中,一位記者脫口而出“這不是一座空中堡壘嗎?”眾人一致贊同他的比喻,“空中堡壘”的名字從此傳開去。

從那時起,“空中堡壘”便成為了波音299或者B17的代名詞,而在是否對外出售“空中堡壘”的問題上,過去陸軍反對對外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