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18章 燥動的日本 (第1/2頁)

加入書籤

“號外,法蘭西政府撤出巴黎!”

“號外,義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國宣戰!”

在搖著銅鈴的報童的叫喊聲中,幾乎每一個關心歐洲時局的人們紛紛駐足爭搶著號外,每一個人都被報紙上的訊息驚呆了。

一個月,不過只是短短的一個月,法國就失敗了!

德國人只用了一個月,便擊敗了世界第一陸軍強國法國!

足以讓所有人之為驚駭的訊息在由無線電波傳至全世界,再經由報紙傳向世界的各個角落,同樣也傳到了日本,實際上作為德國的準盟友,日本更為關注德國的一舉一動。

從五月十日,希特勒為結束西線的僵局,在西線發動閃電戰開始,日本就動用各種渠道去了解歐洲戰場的情報,四天後的黃昏,荷蘭總司令投降。次日早晨七時三十分,剛上任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從夢中被來自巴黎的電話吵醒。“我們戰敗了!”法國總理保羅?雷諾驚呼道,“我們打敗了!”兩星期後,比利時國王利奧波爾德三世不顧他的政府的勸告,宣佈投降,並拒絕到英國避難。“我決定留下,”他說,“盟國的事業已經失敗。”而現在不到一個月,法國已經到了投降的邊緣,英國也危在旦夕。

最終,所有的,來自歐洲的情報,都彙集到了東京,彙集到陸軍省與參謀本部,在過去的幾天中,無論是陸軍省亦或是參謀本部的那些年青的少壯軍官們,無不是興高采烈的談論著發生在歐洲的戰爭,以及盟友的勝利。

不僅只是少壯軍官,日本軍部的首腦們同樣也為希特勒輕而易舉地取得的勝利所陶醉,此時這些腦海中充斥著擴張念頭的首腦們的腦海中只有一個想法,他們甚至提出了一個口號“勿誤良機”!

法國已敗北,英國也在為存亡而戰,此時不進兵東南亞奪取石油和其它急需的原料,更待何時。

六月二十二日上午,在法國投降的八天之後,陸軍參謀本部與陸軍省舉行聯席會議。會上,那些為希特勒輕易奪取勝利所淘醉的軍部首腦們建議立即向新加坡發動突然襲擊,奪取日本所需要的石油和其它物資。而保守派還是勉強挫敗了這一計劃,但僥倖的幽靈和機會主義的病毒卻一天一天在擴大。(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在兩年前,還甘心於對華戰爭失敗的日本人,這時眼看希特勒在歐洲突然走運,不禁垂涎欲滴,一心也想拿到東南亞的資源。

“南進!”

當東京的保守派勉強挫敗了立即向新加坡發動突然襲擊的訊息傳到新京的時候,石原莞爾不禁長鬆了一口氣,但是在長鬆一口氣的同時,他卻又陷入新的憂慮之中。

作為關東軍參謀長,石原莞爾清楚的知道,現在日本絕對不可缺少的法屬印度支那和泰國的大米,而且現在橡膠、錫等之類的工業原料的進口亦需要支付寶貴的外匯。和過去一樣,隨著日本的人口增漲,本土的糧食產糧已經嚴重不足,約有1200萬石必須依靠從法屬印度支那和泰國進口。而進口這些大米,同樣需要支付鉅額的外匯。另外,日本雖然用美元付款取得了法屬印度支那橡膠年產量6萬噸中的1萬5千噸,但是可以預料,隨著外匯的緊張,日本取得橡膠和錫、錳等其他戰略物資將越來越困難了。尤其是在法國投降後,英國為了籌集外匯,已經明令要求殖民地對外出口必須採用外匯結算,同時亦開始限制殖民地出口,以優先保障本國的需求,而這意味著,在未來存在著一種可能性,日本即便是拿出外匯亦很難獲得足夠的大米以及其它工業原料。

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石油!昭和15年,日本所需要的石油約為500萬噸,而日本僅只能透過北庫葉島租借地獲得幾十萬噸石油,而荷屬東印度確實是東亞的石油寶庫,其石油年產量高達800萬噸,足以滿足日本未來的需求。

“沒有時間了!”

在長時間的思索後,面對自己信任的下屬時,石原莞爾用一種極為懊惱的口氣說道。

“再這麼拖下去,我們根本就無法堅持到德蘇開戰的時候,而隨著本土對東南亞資源的需求,南下的聲音只會越來越響亮!”

在說話的時候,石原有些緊張的踱著步子,儘管德法戰爭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是法國如此迅速的敗亡,同樣遠遠超出他的意料。

“如果南下的話,我們勢必將會於美國為敵,到那個時候,以現在貧弱的國力與美國為敵,根本就是……”

根本就是自不量力,在石原莞爾所有的計劃中,儘管最終都是與美國作戰,但是在與美國作戰之前,必須充分發展自身的力量,正像現在對滿洲國的建設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