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53章 南京肅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一天,天氣很好,秋陽如抬。{首發}

在這一個秋高氣爽的清晨,南京的市民們沐浴著溫煦的陽光,依如往日一般開始一天的工作,對於南京的市民以及中國的百姓而言,或許,現在東北仍然被日本佔領著,但在另一方面,他們卻深刻的體會到這個國家發生的變化。

從民27年停戰至今,不過短短四年,這個國家發生了太多的變化,國家的建設改變了這個國家的面貌,不僅如此,甚至就連同國家的地位亦發生了改變。當然對於絕大多數普通的百姓來說,他們看不到國家地位的變化與國際局勢之間的關係,他們所看到的是曾佔領蒙古的蘇俄不得不把蒙古交還給中國,甚至還承諾將佔據中國的土地歸還。甚至就連同英國,亦在西南邊界問題上作出了讓步,至於其它國家,他們的在華特權更是先後被加以廢除。

似乎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當然,在這個時代仍然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足,甚至還有潛在的衝突與爭執,但不可否認的是,至少在民國建元以來,似乎沒有比此時更好的時候了。

“我們的國家正在一點點的強大起來,現在,民族的復興正值關鍵之事,前所未有的考驗,正降臨於吾輩之身……緊密的團結在中央的周圍,當以服從中央命令、服務國家建設、服務國民為宗旨……”

看著報紙上刊登的北平軍政委員會主任、北方邊防軍司令管明棠的就職演說,郗永綏的眉頭微微一皺,作為軍令部第二廳二處處長,雖說他主掌的是國際情報,但是卻深知,管明棠和他的華北軍於中國而言意味什麼。

“縱虎歸山啊!”

在發出一聲嘆息之餘,他只能無奈的搖搖頭,他深知中央不是不想對華北軍下手,可問題在於,沒人願意冒那個風險,且不說華北軍的實力,佔據著東北的日軍亦是他們不得不考慮的事情,中央害怕把華北逼急了,倒致華北局勢崩潰,同樣的,中央亦擔心南京與北平發生衝突,讓日本從中得利,當然,與北平方面的接觸,使得郗永綏同樣明白,北平亦有這方面的擔心,也正因如此,現在北平與南京才會維持著巧妙的平衡,即便是管明棠辭職期間,中央亦未把手插到北平,甚至還曾電令北平黨部謹慎工作。

“早晚有一天,總是會撕破臉的!”

心底這般感嘆一聲,郗永綏的座車駛進了軍令部,而他一進軍令部,便發現今天軍令部的氣氛似乎於往常有所不同,大院內到處都是荷槍實彈的憲兵。

“怎麼回事?”

“恩綏,”

瞧見走過來的郗永綏,站在車旁的魏大銘連忙說道。

“部裡清理了幾十名間諜!有幾人,位子比咱們還高點!”

什麼!

魏大銘的話讓郗永綏不由一驚,一次抓住那麼多間諜?

“鄭傑夫乾的?”

郗永綏口中的鄭傑夫是主管國內情報的第三處處長鄭介民,在第二廳實施反諜行動的也就是隻有他的第三處了。

“嗯!”

在魏大銘應聲時,郗永綏看到幾名被摘了軍帽的軍官被憲兵押解上了幾輛等待多時BF211,這種模樣有點像麵包的12座”麵包車”是北方汽車在前年所生產的車型,一開始用於民用,用於短途運輸車輛,後來因為其出色的效能和可改造性,被軍隊改用為軍事車輛。主要作為救護車、輕型工作車以及指揮車使用。

在南京無論是憲兵亦或是軍統都是利用其大空間充當逮捕車或監視車,而在那些被押上車的軍官中,郗永綏更看到了幾個熟人,甚至有一位剛剛調到軍令部第三處,堪稱陳部長所在的土木系干將一位少將。

“鄭傑夫從什麼地方弄到的情報準確嗎?”

一次性逮捕這麼多人,而且還涉及到陳部長的親信,顯然所需要的情報支援不在鄭介民能力範圍內,他弄這麼大的行動,肯定是從什麼地方弄到了名單,而且名單來源一定非常可靠,否則單是陳部長那一關他都過不了。

“聽說是老毛子那邊提供的……”

“我聽說是北平那邊……”

一時間院子裡是眾所紛雲,在內心裡郗永綏更希望情報來自北平,因為北平的情報無疑更準確些,這是他與其多年合作的經驗。

軍令部第二廳是抗戰軍興時政府撤到武漢時倉促成立的。它既無人員,又無機器。要在短時問內建立起自己的諜報網談何容易?唯一的辦法就是憑藉外力。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戴笠擁有一整套蒐集敵情的必要手段。

軍令部第二廳成立之初,根據當時的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