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02章 北海之歌 (第1/3頁)

加入書籤

民30年4月17日晚,皓月當空。{首發}紫禁城北海的湖面上,一艘掛著燈籠的古色古香的遊船在北海的湖面上游弋著,星月映於湖面。幾個人坐在船上,悠閒地欣賞著周圍靜謐宜人的夜景。船伕有節奏地沿船舷來回走動,用竹篙撐船。燈籠微弱的燭光閃耀在水面上。岸上,高大的白大理石舍利子塔披著柔和的月光,矗立在夜色之中,彷彿是一尊巨大的佛杯。

“……一群猴子在山上玩耍,領頭的大猴子看見空中掛著一個圓圓的月亮,就想把它摘下來……”

在遊船上,抱著兒子的管明棠為兒子說著“猴子撈月”的故事,看著兒子一邊聽著故事,一邊好奇的看著湖面上的星月,他的心情難得放鬆許多,而面上溢滿笑容的李秋怡則滿面幸福的看著這對父子,他們一家人很久沒有像現在這樣一起遊玩了。

“爸爸,然後呢?”

捧著下巴的管逸軒望著湖面上的星月,胖乎乎的臉蛋上雖說帶著笑容,可是那笑容卻顯得有些沉斂,看兒子的這副模樣,李秋怡又朝著自己的丈夫看去,他的寶貝兒子跟他簡直是一個模子製造出來的,沉穩得一點也不像個五歲多的孩子。

不過瞧著平素沉穩的丈夫不時用動作比劃著為兒子講故事,李秋怡相信這一幕一定會嚇倒許多人如果不是親眼瞧見,很難相信平日沉穩內斂的男人說起故事竟然如此生動同,甚至還會手舞足蹈的比劃著,只為了讓兒子高興起來。

“老公,你要不要休息一下喝杯果汁?”

李秋怡真擔心老公會渴到,他已經連續說了三個故事,可是寶貝兒子還是聚精會神毫無睡意,偶爾的,他會因為父親的故事而笑出聲,但是在大多數時候,仍然顯得太過沉斂了,而全無一般小男孩的活躍。

“待會兒,故事快結束了。”

在一個故事講完之後,管明棠又指著白塔為兒子講述著與北平有關的故事,儘管他並不是北平人,但是並不妨礙他去向不更事的兒子講述著北平的歷史,講述著這座城市是如何被明成祖收復,是如何成為明朝的國都,以及隨後的幾百年,這座城市是如何在歷史的輝煌與屈辱中沉浮,在講述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時,當一家三口沉浸在北平的情景之中的時候,湖面上卻傳來一陣陣激昂有力的歌聲。

“男兒肩負家國任,從容往赴沙場行。短衣匹馬出鄉關,喇叭銅鼓民歡送。沙場之上臨大敵,戰袍滴滴胡兒血。祈戰死,自問生平博榮聲,頭顱一擲為國輕……”

湖面上傳來的歌聲讓李秋怡略微一愣,在她將視線投去時,卻看到一艘稍大的遊船上,幾十名軍人似乎是喝醉了,正在遊船上放聲高歌著,恰在這時,原本激昂的歌聲卻又變得有些低沉。

“阿孃牽衣向兒語,吾兒為國勿戀汝。愛妻結髮勸夫行,慷慨送夫往一程。沙場衝殺陷敵陣,戰死榮聲萬里揚。祈戰死,軍不凱旋歸何顏,切勿偷生把國誤……”

聽著從遊船上傳來的“祈戰死歌”,神情微變的管明棠站起身來,朝著遊船上看去,船上的大都是些年青的青年軍官,儘管離的很遠,但依然可以感覺到他們似乎醉了,儘管他們的歌聲顯得有些沙啞,但是卻難掩其間透出悲壯與絕然。

“陽春三月桃花燦,國民祀我歸祠靈。公園銅像巍巍尊,世人銘記忠烈魂。大好男兒忠名顯,丹心汗青把名留。祈戰死,捨身只為家國存,男兒當如是……戰戰戰!祈戰死!”

悲壯而不失激昂的歌聲在北海的湖面上回蕩著,在那歌聲將散時,和爸爸一樣站起身來的管逸軒看著神情凝重的爸爸問道。

“爸爸,他們在唱什麼歌?“

這首歌卻是管逸軒從未聽過的歌曲,學校裡的音樂老師或許會教授愛國歌曲,但像這首“祈戰死“卻絕不被傳授給這些未知世事的孩童。

“祈戰死歌……“

默默的念出這四個字的時候,管明棠知道,這首歌與《從軍歌》一樣風行於華北,後來傳唱於國內軍中,在某種程度上,這首歌超過了親情甚至理性,而“祈戰死”正是一種近乎於極端性的表達。

“‘民族’在人們心中誘發的感情,主要是一種無私而尊貴的自我犧牲。”

在管明棠的腦海中浮現出這一句話時,那艘載著一群青年軍官的遊船從旁邊劃過,船上的那些已經醉了的青年軍官並沒有注意到數米外遊船上的人,而正是興致高漲的他們,卻不停的唱著歌。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激昂的歌聲在北海的湖面上回蕩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