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04章 中德合作 (第1/2頁)

加入書籤

易北河畔的馬德堡,這裡坐落著十數家大型企業,而其中規模最大的則是位於馬德堡的克虜伯工廠,清晨時分,當陽光照耀在克虜伯工廠那高大的廠房上的時候,一輛懸掛著旗幟的黑色寶馬汽車在兩輛汽車的引領下駛進了這座工廠。(首發)

中國人。

如果工人們注意到那輛汽車上的旗幟,他們中的許多老工人,一定能夠認出車首小旗杆上的那面旗幟是中國國旗,對於克虜伯工廠來說,對於中國人,他們並不陌生,甚至從上個世界開始,中國人就是克虜伯忠實的客戶,現在同樣也是如此,中國不僅從他們這裡購進大量的武器,中國的工程師亦在這裡進行實習、培訓。

在汽車駛入克虜伯工廠時,桂永清便朝工廠的辦公樓看去,在大樓入口處,可以看到工廠的經理和幾名技術人員,正在站在那裡等候著自己,這多少讓他心情好上許多,至少這些德國人對他很是重視。

對於以中將軍銜出任駐德大使館武官長的桂永清來說,這幾乎等於明升暗降,但是他卻沒有其它的選擇,因為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早在十年前,他來德國學習軍事時,就根據校長的叮囑結識多位國社黨要員,其中甚至包括現在德國政府的二號人物——戈林,也正因如此,因此,在這個特殊時期,他才會被校長點名出任駐德武官。

“歡迎您,將軍閣下!”

在桂永清下車的時候,沃爾夫連忙迎了過去的,他的神情之所以恭敬,並不是因為對方的軍銜,而是因為這位中將身後的國家,是除去德國之外,最大的4號坦克使用國,在1938年至39年,中國從這裡定購了多達400輛4號坦克,這一數字甚至超過當時國防軍所擁有的4號坦克,不過,最終因為戰爭原因交付中國的卻只有137輛。

而作為未能履行合約的補償,德國正在協助中國建立了一家年產300輛坦克的坦克工廠,當然,那只是一家組裝廠。

不過在另一方面,中國人提出來的要求,卻讓德國受益頗菲,比如在中國定購第一批4號坦克時,就提出要求正面裝甲不小於50MM、側面不小於30MM,以增強其防護能力,儘管最終僅交付中國137輛坦克,有多達75輛因戰爭原因無法交付,但國防軍卻接受了這種“加強防護”的“定製坦克”,甚至在法國戰役結束前,國防軍便主動提出要求生產這種坦克,並將其定型為“E”型。

而就在幾個月前,這位剛剛就任駐德武官的桂將軍帶來了中國方面一個新的要求——以進一步加強4號坦克的火力,加厚正面裝甲,研製改進所需的120萬馬克,皆由中國方面提供,在過去的幾個月間,工廠一直配合著萊茵金屬公司的技術人員,按照中國方面的要求,對4號坦克進行改造。

“沃爾夫先生,怎麼樣?我希望今天我能夠得到好訊息!”

在簡單的客套之後,桂永清便道出了今天的來意,國內之所以對戰車提出了新要求,根本原因則是,無論是華北的26式戰車,亦或日本的98式戰車,相比於T26無論是裝甲亦或是火力都有著明顯的優勢,而華北剛剛服役的30式戰車,即便是4號戰車與其相比,亦有著火力弱、裝甲薄的不足,為此國內才會提出這一要求,要求對4號戰車進行改造。

“當然,將軍閣下,相信你一定會大吃一驚的!”

十幾分鍾後,在試車場上,兩輛並排停放的戰車吸引了的桂永清的視線,從戰車的外形上可以看出,它仍然是4號戰車,最大的變化恐怕還是原本短粗的炮管被一根修長的炮管所取代,戰車的外形甚是優美。

“將軍閣下,根據你們的要求,我們在其炮塔前方增加了30毫米的附加裝甲,使其裝甲厚度達到80MM,當然根據你們的要求,曾經決定使用的50毫米炮被棄用,改用萊茵金屬最新研製的75毫米反坦克炮。這種裝備長炮管的四號坦克在發射穿甲彈時,炮彈的初速從以前的430米/秒提高到990米/秒,在100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110毫米厚的裝甲,足以摧毀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坦克……”

在沃爾夫的解釋中,桂永清則興致勃勃的檢視著這輛戰車,4號坦克在中國將由中德合資的株洲戰車工廠生產,此時他不盡有些慶幸四年前訪問德時,他拍板採購4號坦克,而不是3號坦克。

“四年前,我率領採購團訪問貴國的時候,你們竭力推薦的是3號坦克,如果……”

回過頭看著沃爾夫等人,桂永清笑著反問道。

“如果我們採購的是3號坦克,那麼它可以加裝如此強大的火炮?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