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98章 小夜曲 (第1/2頁)

加入書籤

民二十七年的盛夏,那一年,瀰漫在中國上空的硝煙剛剛散去,而在中國大地上依然滿是戰爭創傷的時候,大規模的工業建設在硝煙尚未散盡時,便已經展開,那場例時不過12個月的戰爭,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太多的改變。(首發)

濟寧,在收復濟寧的戰役中,這座城市幾乎被完全荑為平地,曾經的城牆被炸塌了,一棟棟房屋只剩下些許斷垣殘壁,數以萬計的難民每天只能依靠難民救濟署的救濟為生,如何安置這些難民,則成為山東戰後重建最重要的工作。

北方技工學校招生處,這是一個設於濟寧城內的招生處,招收技術工人,這也是難民安置救濟的一部分,畢竟,中國對於技工的需求,從未曾得到滿足,站在他前面的是一個身穿陰丹士林布旗袍的孱弱女子。女子看上去只有十*歲的樣子,卻是菜一樣的臉色。浮腫的眼皮,遮著一雙羞怯的眸子,在一群男子中,她整個人甚是顯眼。

一個穿著卡其色襯衫的青年人,則坐在一張桌子後面。雖說他是一身職員打扮,但是打著綁腿的腳從桌子下面伸出。他的右手裡拿著支鋼筆,而在他背上卻還揹著一支步槍,這或許正是戰區招生、招工最大的特點——職員出外必須要攜帶武器。

而在桌子上,是一大摞報名人員的表格,每個人回答過他的問題之後,他便在表上做一個記號。

看著面前的女子,他顯然先是一愣,隨後便問那女子的名字。

“李芳珍”

在報名表上登計了她的名字之後,他又繼續問道。

“你為什麼要報技工學校?”

面對報名人員的問題,女子有些怯怯地回答道。

“為了工作。”

相比於其它的工作,報考技工學校無疑是最好的,只要有初小畢業生就可以報技工學校,雖說要求的條件高,但是這卻是一個機會——畢業後,每個月至少可以拿4、50塊錢,足夠幾家人吃用的。

對於失去了父親,還需要撫養弟妹的女子來說,這或許是最好的選擇,更何況在學校期間,每個月還有4塊錢的津貼,這同樣可以貼補家人。

“你要知道,這所學校教的可是操作機器,幹這活,可是有些辛苦!”

“辛苦沒啥,家裡的四個弟妹要讀書,要吃飯……學這個,將來掙得錢多……”

在女子的回答中,那人低頭嘩啦嘩啦地在紙上記著,如同拿刀子在割一塊牛皮,根本不看站在他面前回答問題的那些人。也許不能那麼苛求他,現在他有些累了。他只是抬頭看了一眼站在他面前那個誠惶誠恐、十分誠實的女子,然後讓她的那張表格上籤了名字。

“好了,明天下午,進行心理測試,如果透過的話,會通知你什麼時候去學校!”

一個人的前途,便這樣簡單地、三言兩語的決定了。

北方重工福田分公司,或許對於外界來說,這座工廠或許是整個北方新區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佔地近十平方公里,這座工廠卻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拖拉機廠。一九三六年三月,一個由十三名北方公司工程師組成的代表團來到美國,與許多美國公司洽商援建一座年產五萬輛卡特皮拉型拖拉機的工廠,而此時拖拉機廠的初期工程已經搞了一段時間,但主體車間直到美國的設計圖紙於六月份到來後才開始施工。拖拉機廠的全套裝置均在美國設計、製造,然後運往中國。歐洲最大的拖拉機廠就是這樣產生的。美國工程師在這裡監督這些工作。在整個過程中約八十家美國公司參加了這項工程。每項工程和裝置都由一家美國大公司負責:工廠設計,是艾伯特?卡恩公司;鍛造車間設計,R?史密斯公司;鑄造車間設計,弗蘭克?C.蔡斯公司;冷軋車間裝置,尼亞加拉和布利斯公司;淬火裝置,羅克韋爾公司;發電裝置,塞坡和威斯汀豪斯公司;輸送系統中的鏈帶,鏈帶公司;建築材料,麥克克林托克和馬歇爾公司。

這座工廠完全是整個新區之中,第一座完全由美國人設計、建造和投產的。而與普通的拖拉機廠不同,這座工廠原本應該實現中國農業“耕地不用牛”,這一象徵著中國農業現代化期盼的工廠。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座純粹的拖拉機廠,而是一座坦克工廠。

在這個龐大的如一座小城市般的工廠中,除去一座龐大的用於安置生產流水線的大型整體式廠房外,還有數十座十八米跨、九百米長的標準廠房,這種大型廠房則生產著供流水線組裝使用的各種零部件,儘管各個廠房都有自己的編號,但在工人們的口叫卻不過只是“金工*車間”。

入夜時,“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