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94章 在蘇俄 (第1/2頁)

加入書籤

莫斯科,克魯鮑特金巷十三號這是一幢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富麗堂皇的建於19世紀的別墅工建築,這幢古色佔香的建築物是在革命前的年代裡曾經屬於一位經營礦業的百萬富翁,這座建築後來被蘇俄贈送給孫中山先生的別墅,再到後來,1933年中蘇建交後,這裡則成為了中國駐蘇大使館。{首發}

這棟莊園式的大院只有一扇門可供出入,由幾位常備不懈的民兵守衛著,除去那棟建於19世紀的別墅主體之外,裡面還有兩幢巴洛克風格的公寓大樓,作為大使館的外交人員的住宅,而另外一棟則是駐蘇商務代辦處的辦公大樓,實際上眾所周知,這所商務代辦外,在某種程度上卻是屬於華北當局的駐蘇機構,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大使對商務代辦處並沒有直接的管理許可權。

駐蘇商務代辦處,表面是商務代辦處,但實際上,卻是華北當局在蘇俄的情報中心,在過去的一年間,這家商務代辦處,一直在小心翼翼的經營著自己的情報網路。

方佐民的辦公室位於商務處辦公大樓的頂層,作為大使館商務參贊以及代辦處主任,他一直負責著調查部在蘇俄的工作。

“我們應該申請前往史達林格勒參觀,”

清晨做在辦公室中,方佐民對面前的王義開說道。

“似乎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

“參觀拖拉機廠怎麼樣??”

方佐民問道,一邊凝視著天花板。前往史達林格勒參觀是假,最重要的一點是,他需要去確認現在伏爾加河中下游一帶的小麥長勢,從而分析蘇俄今年的收成,在未來的幾個月中,直到蘇俄冬小麥收穫之前,這都是最為重要的一份工作。

“哦,表面上看,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理由。”

王義武回答道,然後稍做思索後,又補充道。

“不過我想,如果我們抵達那裡的話,會被內務部的人死死的盯著,到時候,恐怕很難有機會了解實際情況。”

在王義武的語聲落下時,辦公室內出現了片刻的沉默。

確實如此,如果說在蘇俄的工作經驗教會了他們什麼的話,恐怕就是相比其它國家,這個國家對他國外交人員的監視與管制是無處不在的,不要說在蘇俄國內,他們不能自由走動,甚至就是在莫斯科,對他們來說,也有許多的禁區。

而每一次外出,內務部都會派出監視人員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蘇俄有足夠的人力用於監視每一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更何況像他們這些“掛上號的間諜”,蘇俄方面或許不會禁止他們前往史達林格勒,但是他們一定會死死的盯著,以挖出在他們身後的地下情報網路。

“我認為,我們也許應該動用一下我們的下線!”

王義武看著上司認真的提醒道,在蘇俄發展情報網可謂是極為困難的,可雖說如此,他們還是成功的發展了一些網路,而這得益於他們手中的盧布,原本,蘇俄對於外匯的管制可以說是極為嚴格的,任何一個駐蘇大使館都不可能獲得大量的盧布,透過正常渠道獲得的盧布,實際上都是被標記的。過去,調查部為了獲得盧布,不得不在新疆邊境設立辦公人員,透過地下走私以獲得盧布,但所獲得的盧布卻非常有限,但是“達裡岡愛事件”卻改變了一切,數十萬蘇蒙軍被俘虜、擊斃,使得調查部獲得了數百萬盧布的鉅款,而且大都是小額舊鈔,這使得的他們可以有充足的盧布發展為中國服務的情報網路,向他們提供活動經費。

“而且,我們應該把這一工作偽裝成正常的商業資訊情報蒐集,畢竟……”

看著商務參贊,王義武提醒道。

“現在,我們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面粉出口國,我想蘇俄今年的小麥收成,以及對外出口量,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市場。”

在過去的兩年間,中國的農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隨著國內糧食產量的增加,近千萬噸小麥、大米的進口被國產糧食取代,同時大量的麵粉亦隨之出口國外,每年近千萬噸麵粉出口,直接導致麵粉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關心”世界第三大小麥出口國的小麥生長情況,也就是再正常不過了,畢竟,這直接關係到中國的“商業利益”。

“好吧,”稍加沉思後,方佐民開口說道。

“你負責接觸一下吧!要注意安全。”

莫斯科大劇院,在優美的旋律中,芭蕾舞劇《天鵝湖》正在上演著,今天在大劇院演出的的這出芭蕾舞劇並非是由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演出的,而是由基洛夫歌劇舞劇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