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74章 百姓之憂 (第1/2頁)

加入書籤

臨沂,這座魯東南的城市,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民二十七年,這座城市曾在日軍的炮火和轟炸下幾乎被荑為平地,和大半山東的城市一樣,在過去的兩年間,經過不斷的重建,民三十年的臨沂不過剛剛恢復昨日的繁華。(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

在這臨近年關的時候,城內的幾條主街卻是越顯熱鬧起來,今日的大街上人流依然如往日一般繁華鼎盛,叫賣吆喝聲不絕於耳,各種古玩、玉器、字畫、食物、雜耍、玩物等等都擺出來賣,入目處都是在現代沒有的真正手工藝品。

相比主街的熱鬧非凡,在沿主街的一些街巷卻顯得安靜許多,除去些許在街巷裡玩耍的兒童,這街巷卻顯得安靜許多,而此時,不少人家的大門處都懸起大紅的燈籠,似乎這紅燈籠則象徵著今年的喜慶,而丁府自然也不例外,那大紅燈籠一早便懸了起來。

“爺爺,老師說,”鷹戰”是世界上最好的飛機。”

丁惠明用他的手指著書桌上的一張照片,那張照片是他花1毛錢買來的,一張”鷹式”戰鬥機的照片,然後有些憧憬地告訴一旁的爺爺。

“嗯!”

六十二歲的丁渭之只是點了點頭,對於飛機他並不懂。雖說這只是孫子的房間,可是那紫檀木的明樣書桌以及房間裡古色古香的傢俱,無不在表示著這家主人的富裕與殷實,丁家可以說是城裡的第一大戶,自然的這第一大戶的身份,無不在這丁家大宅裡體現著。不過相比於孫子憧憬,丁渭之的雙眼卻不時的投向桌上的另一張全家合照,鏡框裡的照片上三人合影中除去孫子之外,還有老三的媳婦,還有……看著照片中穿著軍裝的老三,丁渭之的心裡又是一陣刺痛。

世間最讓有悲痛的事情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即便是對於娶了數房妻妾有十幾個子女的丁渭之而言,也同樣如此,兩年了,從他接到兒子的陣亡通知書的時候,他都無法忘記老三。

也正因如此,他現在才會經常到老三這走動著,看著丁惠明的時候,心裡總會覺得有些欣慰。

將書桌上的書和本子攤在桌子上,丁惠明開始動手做功課,而丁渭之則在一旁看著,偶爾的會提醒他,字要寫工整一些,在孫子寫著作業的時候,丁渭之默默的走出了孫子的房間,來到院子裡,這小院是丁家大宅的一部分,三間青磚堂屋、六間青磚廂房,瞧著這院子裡鋪著地磚,傭人們倒也沒欺負這娘兩,雪掃的挺淨的,點點頭丁渭之又朝著天空望去。(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

此時暮色已經很重,望著遠方的夕陽,丁渭之的心裡不禁一陣感慨,雖說丁家是臨沂城中的大戶,可實際上,也就是從他爺爺那輩才真正起了家,他爺爺那輩闖關東的時候,還是殺頭的罪,在關東趕過棒槌、伐過木頭、淘過金,在回到老家置下那老河邊的500畝田的時候,手指頭少了三,腳趾也就只剩兩,都是在關東凍的。

也就是從那時起,丁家一點點的積聚著,雖說積聚手段和其它人沒什麼區別,無非就是高利貸之類的手段,但加上城裡的生意,慢慢的丁家越來越富,到他爹那輩,便從鄉里老家遷到了這縣城裡頭,在這裡購地建屋,這也就有了丁家大宅,到了他自己這輩時,因為丁家的人口越來越多,為了擴建這宅子,他實在頗動了一番腦筋,就像蓋老三的這宅子的地方,當初可就沒少費心思。

“哎!”

心裡尋思著,想到老河邊的那500畝地,丁渭之的心裡便是一陣失落,若不是家裡的人丁多,只怕就連那500畝祖業田都不一定能保住,至於丁家其它地方的上萬畝田,都被政府代購售給了農民。

雖說這事都已經過去了兩年,可每每想起的時候,丁渭之的心裡總覺得堵得慌,雖說政府收購的股票每年都有分紅,而且收益頗豐,甚至於為了擴大收益,他自己還主動購買了十幾萬元的企業股票,但內心裡,他總有一些遺憾,畢竟相比於其它,這土地總是更穩當一些。

就在這時,丁渭之看到天空中有一架飛機掠過,看到空中的飛機,他的臉色終於好看了一些,或許,他沒有什麼眼光,但是卻敢於投資,當看到政府購地的企業股票帶來的收益時,他索性將政府收購土地支付的現金全部買了北方航空公司的股票,同時還賣掉了幾處城裡的房產,用於購買股票。在買飛機公司還是拖拉機工廠的股票的時候,他也曾頗猶豫了一陣子:拖拉機是用來耕地的,而飛機卻是用來打仗。最終,他還是認準了飛機,這並不是因為飛機更代表了未來,而是因為作為一個地主,他了解田地,那些拖拉機並不見得就適合中國——畢竟,家家戶戶的田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