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78章 黃河畔 (第1/2頁)

加入書籤

黃河,自古以來皆是天險,而在民30年春節前,黃河再一次成為了一道分屆線,隨著開封綏靖公署將三個軍的部隊調往黃河沿線部署,任誰都能感覺到這氣氛的緊張,這氣氛緊張道,甚至就連同開封正在施工的黃河公路大橋,亦停工了,當然,官方的理由是”因為天氣寒冷不利於混凝土凝固”,所以停工是因為天氣原因,但事實上,任誰都知道,真正的原因恐怕還是現在驟然緊張的局勢。

儘管現在南北的鐵路依然通著車,旅客列車與運貨的列車依然往返於黃河兩岸,但旅客們卻依然可以在火車透過路橋的時候,看到橋頭兩端戒備森嚴的軍隊,穿著黃綠色棉襖的中央軍與穿著冬季迷彩作戰服的華北叢集的官兵,在大橋上相互注視著對方,儘管氣氛看似並不緊張,但誰都知道,只需要一聲令下,看似偶爾還會打個招呼的雙方,就會立即大打出手。

蘭封縣老城牆門內外坑坑窪窪的道路上,在年關的時候除了士兵來來往往外,很難見到居民的身影,在這個時候,大多數老百姓,都在家裡過著年,而對於這些年前剛剛進駐蘭封的官兵來說,這卻苦了他們,雖說現在部隊裡的伙食比過去強了不少,但過年的時候,卻也就不過每人碗裡多片肉罷了,以至於無論是士兵亦或是基層的軍官,總是會尋機會出營,在城裡找家飯店,喝上兩杯吃上兩塊大肉。

而說到飯店,其實對於這些拿著軍餉的大頭兵來說,能去的也就是那種髒兮兮的飯店,部隊的進駐確實讓這些小飯館的生意火爆了起來,在71師駐地附近有個小飯館,飯館並不大,不過只是三間老房子罷了,只能擺放**張方桌。幾乎每天,這裡都是軍人的天下,假著各種名義外出計程車兵總是會把這這裡擠得滿滿的,來得稍晚一些就沒有座位了。

依如往日一樣,李國奇、張化彩、吳開江這三個把兄弟,又如過去一樣,又在這裡喝著酒,和****的大多數基屋軍官一樣,他們的身上穿得洗得發白的棉襖,吳開江的身上甚至穿著伸件藍灰色的棉襖,沒準還是秋裝塞了棉花改的棉襖,不過他們的風紀扣系得很嚴,全是一副老兵的樣子。

雖說三人都是排長,都是槍林彈雨中打出來排長,這脾氣卻是沒怎麼變,還和過去在上海灘時一樣,誰兜兒裡有了錢,照例是拿出來請客,對於這三人當年出了青幫穿了軍衣,從大頭兵一路升到排長的軍官來說,平素也沒什麼愛好,無非就是吃喝,頂多也就是偶爾逛個窯子。

當兵吃糧的都知道,這斷頭糧就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能吃的時候不吃,能喝的時候不喝,沒準上了戰場,氣沒了,自然也就吃不成喝不成了,不過勝在三人都是光棍,憑著少尉排長的軍餉,也能吃得起,喝得起。(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

“我說,哥幾個,你們說,咱們他孃的成天吃著雜麵饅頭啃著大白菜的,對岸的華北軍都吃著什麼?”

“狗日的,一準吃的都是他孃的肉罐頭,當年老子在上海的時候……”

三人一邊吃著,一邊聽著鄰桌的大頭兵在那裡說道著,按照部隊裡的規矩,只要進了飯館,管你是軍官還是大頭兵,只要不是直屬的,大家誰也不問誰,行伍有行伍的規矩,現在也不例外,自然的,對這三位全當做沒瞧見,而李國奇、張化彩、吳開江三人也樂得清淨,總省得像在軍營裡,有這樣的那樣的規矩束著人。

“喲荷,打過淞滬的老兵!”

聽著那人的話,李國奇順著聲音看了去,果然是一瞧起來差不多有四十的老兵,再瞧那一桌子,都是二十來歲的後生,顯然,那老兵也許就是他們的主心骨,在任何一個班排裡頭,有這麼幾個老兵當主心骨,在戰場上,一準不會亂。

扭頭的功夫,張化彩注意到旁桌單坐著一個瘦瘦的戰士,穿著一身新軍裝,領章上就帶著一等兵的軍銜,他自己個獨自一人坐在角落的一張桌前自斟自飲。

“該不是新兵吧?怎麼一個人出來喝酒?新兵想批假挺不容易的。”

作為老兵,張化彩自然知道,每年秋收之後徵兵,這時候,不過是新兵剛分到部隊,按道理正是讓老兵收拾的時候,各連排的假,可不都被老兵把持著,那能輪得著新兵。

“我瞧著也像!”

就在說話的時候,幾個穿著半舊軍裝計程車兵走進飯館,正在東張西望地找著座位,單看那軍裝,便知道那是老兵。

那幾個老兵走到屋子角落的那張桌前,用眼睛盯著那個自己個喝著酒的新兵,若是換成其它人,這會怕早都識趣些主動站起來。可是那個新兵卻是旁若無人地喝著酒,好象沒看見面前這幾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