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61章 軍人的看法 (第1/3頁)

加入書籤

進了元月,與全國各地的任何一座城市一般,此時的北平到處都是一派濃濃的年味,雖說離年還早著,但是在長安街祝年的大紅燈籠已經掛上了,市場上也一天比一天的熱鬧了。(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

又是一個好年景!

似乎,對於國人來說,打從民27年停戰以來,這兩年年景一直都還不錯,在農村,儘管農藥、化肥、良種的推廣帶來的農業豐收,因企業大規模的收購,並沒有導致糧食、棉花價格的暴跌,在農民收入頗豐的情況下,農村工業消費品銷量日增,這更刺激了國內的工業的發展。

歐戰的爆發與日本關係的冷淡,造的進口銳減又刺激了國內工業的迅速躍進式發展,大量的新建工廠不僅吸引了大量的城市居民,同樣也吸收了大量農業剩餘人口進入工廠,工人的激增以及工人收入的增加,也在刺激著經濟的發展,一個良性的內部經濟迴圈體系正在緩緩的發揮著其效力,一點點的改變著這個國家。

在這大好的年景下,人們不僅對未來的生活滿懷著希望,同樣在這個歲末對未來寄託著太多的希望,而所有的希望又反應在市場上,市場的熱鬧似乎都在反應著人們的心理,希望!

但是在希望湧現的同時,人們卻又看到了危機,就像最近數月,江心坡、野人山不斷浮現於報紙上,空軍突擊總隊進駐江心坡、野人山一帶修建邊防前哨,英國多次抗議,此時外交上的糾紛似乎大有演變成戰爭的可能。

無一例外的,人們只要一想到邊界糾紛,腦海中就會自然浮現出“達裡岡愛突邊境衝突”,儘管那場衝突是以中國取得“勝利”而結束,但是,對於同不列顛暴發衝突,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充滿底氣,以至於在許多人看來,這一次中央似乎有些太過莽撞了。

“這一次中央似乎有些太過莽撞了吧!”

在北平的“軍人”旅館的一個小房間裡,放下手中的報紙趙維國看著面前的方裕民,用一種略帶些許感嘆的口氣說道。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方裕民反問一聲,他們兩個人都是奉命從基層部隊調往參謀部報告的,暫住於“軍人旅館”到也再正常不過,軍人旅館是大多數軍人在北平時常駐的旅館,是北平市榮民協會名下的一家旅館,他們住的是一個小房間,但房間裡卻放得下許多傢俱:一張寫字桌,兩把圈手椅,一隻鋪著淺藍色床單的床,另外一張桌子——這是一張小圓桌,放在屋子中央,正對著一盞從天花扳垂掛下來、罩著天藍色布燈罩的電燈。

半開著的門通向浴室,而這會方裕民就在浴室的馬桶那裡坐著。

“我們能打敗俄國人,收回達裡岡愛,中央憑什麼就不能收回江心坡和野人山?”

嘴裡叼著煙,坐在馬桶上,作為華北叢集的一名少校,對於這件事,方裕民的看法到是和很多人一樣。

“要知道現在英國人,被德國打的喘不過氣來,連不列顛老家都差點沒守住,估計在緬甸連幾個師都動不了,要不然,他們會光在嘴上抗議,若是真的大打出手,吃虧的肯定是英國人……”

“吃虧?”

搖著頭,趙維國認真的說道。

“這種事情,還真沒有吃虧這一說,就像咱們,表面上打敗了俄國人,在達裡岡愛佔了便宜,可實際上,你也知道,過去,參謀部制定的計劃,無非就是防著日本,可現在,蘇俄和日本一樣,都並列的頭號假想敵。”

坐在小客廳的沙發上,趙維國繼吃著用托盤盛著的花生米,他並不吸菸,但是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卻喜歡在嘴裡吃點東西,而這花生米和一旁用油紙包著的烤鴨,都是他們特意買來的下酒菜。

“反正都是敵人,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從衛生間裡走出來,坐了下來,方裕民彎腰給皮鞋擦起了油來,因為明天就要去參謀部報道的原因,所以,他需要把皮鞋擦亮,畢竟,參謀部不同野戰部隊,在野戰部隊,沒有人會記較皮鞋亮不亮,再則,在那裡他穿的都是野戰靴,而在參謀部,有那位參謀長在,這皮鞋就得擦得蹭亮。

“就像現在中央派兵進攻江心坡、野人山委任地方官,修建哨卡一樣,表面上看來,是有那麼點冒險,畢竟那是大不列顛不是,可實際上,若是錯過這個機會,將來,等英國人從歐洲抽開身,比如說同德國達成停戰條約,到時候,咱們再想收回來,沒準就真得在那原始森林裡頭和他們大打出手,那裡像現在……”

“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一邊說,趙維國一邊拿起桌上的酒瓶,然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