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00章 棘手之事 (第1/2頁)

加入書籤

在蘇俄的報刊上常常出現千篇一律的說法。

“這是公平的審判,這是人民的意志的體現。”

實際上呢?

每一個瞭解莫斯科政治學的人們都知道,所謂的“人民的意志”不過只是虛假的、甚至原本就充滿諷刺意味的言語,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或許用“這是領袖的意志”無疑是更為準確的。

只不過,人們總喜歡用華美的詞藻去掩蓋這一切,人民即是領袖,領袖即是人民,或許,這才是正確的,儘管領袖只有一位,但領袖也只需要一個,一個也就足夠了。

領袖的意志是必須要服從的,領袖是從不會犯錯的。幾乎每一個人,每一名官員都必須要牢記這一點,否則等待他的恐怕就是內務部秘密警察的快速審判,地下室內的快速處決或者西伯利亞的“農場”。

在過去的幾年間,莫斯科的官員們,快速適應著這種變化,對於環境的變化,人們總是表現出驚人的適應能力,而在過去的幾年間,熱情高漲的人民群眾進入相互檢舉揭發階段;於是,蘇俄各地都遍佈著大大小小駭人聽聞的陰謀和犯罪。不過,對普通人來說,更多時候,是一輛黑色轎車停在樓下,他們戰戰兢兢等待那個恐怖的敲門聲,最後驚喜地發現,原來是鄰居一家從此消失。

當然,對於這一切,作為領袖,斯大林是瞭解,否則他就不會在去年下令停止快速審判,但同樣的,出於統治哲學的需求,他又需要人們對他產生這種敬畏,因為敬畏是可以帶來忠誠的。

又一次,在這個深夜之中,斯大林幾乎沒有認真的審閱面前的報告,便在厚厚的一疊死刑審判書上籤了字,而無一例外的,在這些審判書上,已經簽下了莫託洛夫、貝利亞以及每一個人民委員的名字,而他的名字,則簽在了最後一位,似乎,他只是在所有人都同意之後,才有些“無奈”的作出了簽字,同意了大家共同認同的“審判結果”。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第一集團軍群,確實發生了部隊的大規模投降,許多膽小的指揮官,可恥的背叛了祖國,成建制的選擇向中國人投降,但,也有一些部隊,他們在陷入包圍之後,選擇了戰鬥,無疑,他們都是蘇聯的英雄!”

畢恭畢敬的站在斯大林的辦公桌前,貝利亞用委婉的,更準確的來說,是磨稜兩可的言語,對第一集團軍群的調查作出了“結論”,儘管這個結論並不見得符合領袖的需要,但這卻是唯一“合理”的結論了,他相信最終,領袖會認同他的這一結論。

“這是必然的,在革命的道路上,有一些人背叛了革命,同樣也有許多同志選擇了犧牲,但是,為什麼,我們無法同第一集團軍群取得聯絡呢?”

盯視著貝利亞,斯大林話語看似有些疑惑,但是語氣中卻又帶著不容質疑的意圖。

“科學院的無線電學院士們給出的答案是,無線電是可以干擾的,如果中國人實施了干擾,前線的部隊電臺無法接收或發出訊號,當然,這存在著一些技術上的問題,但並非不可克服的,也許,在這一技術領域,中國人已經遠遠超過我們,或者其它國家,因此……”

在彙報時,貝利亞的措詞顯得極為謹慎,為了這個“合理”的報告,他甚至不惜透過製造一場飛機失事,從而清除了派往蒙古的調查小組,現在他所需要的僅僅只是將一切合理化,從而避免在將來引火燒身或者作為“替罪羊”。

而這正是他同他的前任的不同,他的前任是一個粗魯的,作事不經大腦完全遵從領袖意志的人,而相比之下,貝利亞清楚的知道,如何在達成領袖意志的情況下保護自己,就像現在內務部實施的新一輪的清洗,他的處理方式就顯得極為靈活,當然,這一切都是面前的這位領袖無從得知的。

但在另一方面,他清楚的知道,在面前的這位領袖決定再一次恢復大清洗的時候,在過去的一年中,協助在清洗中被不公正開除出黨的數以萬計的人恢復黨籍,並用內部調查的方式說服斯大林停止清洗的過去,使得自己處於一個極其危險的邊緣。

因此,現在他必須要保護自己。為了保護自己,曾經被擱置的幾十萬個案件的被重新提及了,儘管他明知道那些案件會使幾十萬人遭到逮捕和槍殺,但是現在,他並沒有其它的選擇,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保護自己以及那些需要保護的人。

“貝利亞同志,我相信,那隻不過一些託辭罷了!”

拿起菸斗,深吸了一口煙,斯大林又繼續說道。

“當然,也許存在著這種可能性,但是,我們卻不能否認另一種可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