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68章 老營新丁 (第1/3頁)

加入書籤

張家口北,口北兵營,這座修建於清末的紅磚西式兵營,是僅次於庫侖城紅城兵營的大兵營,只不過現在的紅城兵營早就成為了駐蒙蘇軍的司令部,而這破落的口北兵營,雖說破落了,甚至許多營房都倒塌了,但卻依然是口外最大的兵營,同樣也是華北叢集補充部隊北調的最後一道“關卡”,許多部隊正是從這裡開赴北方前線。

從後方增援察哈爾的部隊在這進行修整,隨後從這裡開赴前線,而從後方調配的補充兵亦在這裡接受訓練,等待著補充各部隊,每天這些新兵都會被訓練弄的筋疲力盡,睡的像是一攤爛泥,對於他們而言,從熄燈號到起床號之間,睡覺就是天堂,對於士兵,尤其是對於新兵來說,除了睡覺以外,幾乎沒有別的快樂,雖然有星期天和節日,但也沒有地方可去,更不會有人來探望。

對於新兵有一條不成文法的就是對新兵時刻不停的嚴加管教,儘管這些新兵已經在後方完成了訓練,但是在分配到部隊之前,在老兵的眼中,他們甚至連士兵都算不上,在新兵補充營,訓練軍士有著消磨不盡的閒暇,這些老兵的眼睛經常到處盯著他們,新兵的舉止、動作、言語,一切的一切都被監視著,可以說,只有在廁所裡,在大便的時候關上那個隔間小門的時候,他們才不受監視,老兵們只發現新兵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或許,體罰是軍令所不准許的,但是老兵們卻正是籍此來維持紀律,這就是軍隊。

作為新兵,他們還沒資格當“英勇的中**人”,只有成為一名合格計程車兵,才配稱作“英勇的中**人”,這就是軍隊的現實。

老兵們盤著腿坐在麥草墊上玩著紙牌,旁邊是新兵們在那裡朗讀著軍人訓令“一、軍人必須以盡忠衛國為本分……”當然,更多的時候,新兵們則在那裡一遍又一遍的拆解保養著自己的武器,甚至蒙上眼睛拆解保養武器,然後朗讀著步兵手冊,而老兵則會在閒暇時隨口問上一句。

“風速偏北30,距離350……”

若是無法回答的話,不用問,等待他的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那耳光要自己打,老兵甚至懶得抬一下腿,他只需要抬眼一目的地,然後就會讓那些把神經繃得緊緊地,隨時可能斷了弦計程車兵,主動的拼命甩上自己一個耳光。

“對空射擊要領……”

就在杜滿倉大聲朗讀著《步兵手冊》的時候,突然他的耳邊響起了老兵的喊聲。

“喂,你,過來!”

正在打牌的老兵指著杜滿倉,杜滿倉連忙跑過來,立正、敬禮,不敢有任何的懈怠。(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

“長官!”

“你們幾個,去把這個汽水瓶切斷!”

正在起牌的老兵指著身邊的“荷蘭水”空瓶,然後,丟給他一根細繩。

“切斷、繩子……”

看著老兵提供的工具,杜滿倉不禁有些茫然,這,這怎麼幹?有些發怔的杜滿倉瞧著老兵提供的工具,以為他要用瓶底部分插蠟燭,但是怎麼能拿繩子切斷它呢?

“荷蘭水”這是軍隊中的“制式飲料”,也是士兵們唯一可能獲得的飲料,許多老兵都用這個汽水瓶的瓶底做蠟燭臺,但是,怎麼切斷呢?

“管它呢!反正只要切斷就行了!”

幾個戰士圍著瓶子在那裡嘀咕著,就在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戰士在旁邊插口說道。

“要切斷玻璃,按道理,就得把他加熱後然後扔到水裡,肯定就斷了,我覺得這樣肯定行!”

嗯,是有點道理。

說幹就幹吧。

“給繩上沾點煤油!”

把繩子浸上煤油,在瓶子上纏了一圈,點上火,等熱了之後,杜滿倉便把瓶子扔到防火水桶裡,瓶子確實切斷了,只是切口不太漂亮,用煤油加熱的幅度寬,因而切口不齊。

“長官,切好了!”

剛打完牌的老兵瞧著那切口並不整齊的底坐,並沒有說什麼,但任何人都能看到他的不滿意。

“切瓶子,不是這麼切的!”

老兵又拿起一個瓶子,一邊走一邊說著,這會顯然是為了教會他們一些東西。

“切法不對,雖說原理是一樣的,可是完全要用繩子切,明白嗎?就是把細繩繞在瓶子上,兩個人,像是拉鋸那樣來回地拉!等到瓶子摩擦得發熱後,再丟到水裡,切口也就很整齊,明白嗎?”

“是,長官!”

雖說老兵告訴了杜滿倉他們辦法,但是真正幹起來,卻是非常麻煩,因為不熟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