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85章 北上取經 (第1/3頁)

加入書籤

哭號的老北風,如厲鬼般地追逐著行人。||網更新最快{首發}比奇(shuh&n)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灰暗的北平長安街上在幾場冬雪下,雖經過掃雪車、以及灑鹽清除,但這會卻依然已結滿了薄冰,在這臘月天裡,整個長安街都是空‘蕩’‘蕩’的,幾乎看不到多少行人,只有極少數的一些行軍或是堅著衣領,或哆哆嗦嗦的縮頭縮身的行進著。

在鐵獅子衚衕北平綏靖公署外,一長溜黑‘色’的“金鹿”轎車整齊的停於街邊,在對面的公署大‘門’處,八名身著著呢絨大衣、頭戴羔羊皮帽的衛兵,則持槍端站於崗位,紋絲不動的任由刺骨寒風襲身,墨綠‘色’的大衣這會已經落了一層積雪,若不細看,甚至會以為這些衛兵不過只是威嚴的塑像。

相比於外間的寒冷,裝有暖氣的公署內反倒是溫暖如‘春’,在主任辦公室外間的會客廳內,這會更是不時響起熱情的話語聲和偶爾的笑聲。

“辭公說笑了,我這也就是趕鴨子上陣罷了!”

說笑之餘,管明棠看著今天乘機抵達北平的陳誠,他這個時候來北平,怕不僅僅只是代表委員長作年前的“慰問”,恐怕所為無非只是兩個字“整編”,否則的話,他也不會一再的把話朝“部隊編訓”上引。

去年9月,當自己開始實施“裁軍、整編”時,那位委員長顯然在一直關注著自己的一舉一動,否則的話,也不會於兩個月前,即提升伙食配給標準,以加強士兵營養,同時對部隊加強訓練,現在中央直屬嫡系部隊士兵身體素質以以及訓練,都遠優於三個月前。

正如自己的“嫡系”對“雜牌”一樣,從一開始,身體素質即超過了雜牌軍,加之良好的訓練,使得嫡系的淘汰率極為有限,從而達到淘汰雜牌,儲存嫡系的目的。這種辦法很隱晦,但確實非常有效,至少做到了表面上的公平,在表面上,別人壓根就說不出任何挑辭來。

而現在陳誠對自己的誇獎,又豈是隻是誇獎,恐怕更多的還是來“取經”,從而為中央今年的整編鋪平道路。

“其實這個辦法,無非就是給地主家扛長工的活計,若是長工來的時候吃得飽,身體壯實,幹活賣力,主人家自然願意僱他,若是長工來的時候,就骨瘦如柴,且能吃,但活幹的不多,主人家,自然也就不要了,所以……”

臉上帶著笑,對陳誠的問題,管明棠倒也沒有一絲的隱瞞。

“這叫不裁而裁吧!”

“好一個不裁而裁,也就是哲勤您,能想到這樣的用扛活的法子,去裁軍的點子!”

又一次出言稱讚時,陳誠細細打量著眼前這位與自己一樣,同為上將的管明棠,相比之下,他更年青,甚至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年青的陸軍上將,但任何人都不會因為他的年紀而輕視他。

“其實,裁軍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困難,雖說國內很多將領都視兵如命,但是他們同樣也知道,相比於幾萬雜牌兵,幾千‘精’兵的戰鬥力更強,在抗戰的時候,一個大隊的日軍有時候甚至可以追著咱們一個師打,就是這個道理,在戰場上,恐懼、怯懦就是傳染命,一個人得了,能傳染幾十個人、幾百、幾萬人,到那時,雜兵能沖毀‘精’兵的防線,知道了這個道理,他們自然也就不抗拒裁軍,關鍵問題是,這個裁軍,如何能裁的讓人心服口服,至於裁的他們說不出話來,所以裁軍,最重要的,還是公平對待!”

儘管心知自己話恐怕很難起到作用,一但武漢方面開始裁軍,軍委會肯定會趁機裁撤雜牌地方部隊,但管明棠還是希望能儘自己的一分力,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裁軍造成的心理衝擊,以避免部隊陷入‘混’‘亂’。

“還有就是對士兵的安置,以華北為例,在裁訓開始的同時,公署便組織了兩個工程團,對黃河口一帶的荒地進行初墾,然後以每120畝一片,每片三十畝的方式,於中央修建四處宅院,用於安置退役軍人,當然安置房並不是無償配發的,是透過軍人住房貸款,以貸款的形式建設,退役軍人可在未來十數年內,分期償還。這樣一來,對於熱衷於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計程車兵而言,自然很有吸引力。”

端起桌面上的茶杯,藉著喝茶的空,管明棠在心底思索著,這些辦法其實都是借鑑後世以及國外的經驗,然後再充分發揮這個時代的特點,透過“適當補償”避免引發心理不滿,進而導致其對政fu產生怨言。

“再就是部分經過整訓後仍然不合格的基層軍官,相比於士兵的安置,軍官的安置更為困難,如何安置他們一直都是最大的問題,所幸的是,三省大都為光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