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83章 學院之禁 (第1/3頁)

加入書籤

保定,這座城市曾在中國的近代史上留下濃重的筆墨,而最為濃重的恐怕就是保定軍校了,論保定軍校於中國影響之大,遠甚於中國任何一所學校,全國公認它是軍事教育的正統。【百\|度\|搜\|\|更\|新\|最\|快】{首發}它以自身較好的軍事素質,在軍事教育和參謀業務等方面受到各省軍事當局的重視,自成一個軍事學術系統。而在孫中山先生創辦黃埔軍校時,也以保定軍校畢業生為軍事教育骨幹。自辛亥革命至“七?七”事變,保定軍校畢業生擔任高階指揮官的已佔很大比重。儘管蔣介石獨裁時代極力培植自己的體系——黃埔系,但保定軍校畢業生的學歷仍然是擔任軍事教育最可靠的保證。

但這所培養出上千名將軍的軍校,在民十二年停辦,隨後便消失於歷史的煙雲之中,只剩下軍旅中的某位將軍的保定某期的稱謂,在學校停辦後,這座仿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而建的軍校,先後成為直、奉、國等軍隊的兵營,每換防一次,校舍就遭一次破壞,而在去年,這裡又成為日軍在保定的重要基地,甚至在中日停戰後,這裡亦同樣也是軍隊的駐地,不過也正是從那時起,保定軍校舊址進入了北平綏靖公署參謀部的眼中,經過數月的修復,修葺一新的保定軍校重現了昨日的森嚴,而此時這裡卻掛上了“保定隨營軍事學院……”牌子,成為華北集團軍群的高階指揮學校。

這所掛著“隨營”之名的軍事學院的建立,是為了提升中基層軍官的指揮能力,提升其戰術、戰略能力,對報考者的資格有著嚴格的限制,而其中一條就是軍銜必須是中尉至中校之間,才能報考。

儘管此時招生考試尚在華北集團軍群所屬十六、三十二、三十六三個集團軍內部的上萬名軍官間進行,但是幾乎是民二十七年的第一場雪降下時,保定軍事學院高階指揮系便開學了。

軍事學院的高階指揮系,這個系的學員與其它校尉軍官報考不同,他們都是集團軍師團級軍官。高階指揮系是個速成班,學員分三個班,將級軍官在一班,二班和三班學員是校級軍官,學制為兩年。

按照學院規定,所有學員一律不許佩槍,隨身攜帶的武器必須上‘交’。幾個來報到的師級軍官都不願意‘交’槍,正在兩層的主樓前和管理員吵著。

“媽了個巴子,那個龜孫子讓老子繳槍!”

瞧見眼前的這一幕,讓石友三的眼珠一轉,大聲嚷喊了起來,他一邊喊,右手一邊按著槍走了過去。原本接到通知的時候,他就不願意離開部隊來這,當年陸軍大學進修班,他就害怕被人奪了自己隊伍,所以沒去讀,可未曾想昨天管明棠親自給他打了電話,於是才心不甘情不願的來了,於是才想趁著現在,大傢伙都在這,嚷出點‘亂’子來,最後再來個順坡下驢,這事自然的也就黃了。

“‘奶’‘奶’個熊,老子在敵後和小鬼子打了小一年,日本鬼子都沒能耐繳老子的槍,我非得看看今個誰他孃的敢繳老子的槍!”

“就是,他娘,我非得看誰敢下老子的槍!”

剛來這報到,孫殿英就活活憋了一肚子氣,這會瞧見石友三出頭,立即跟著嚷喊了起來,說著將一支勃郎寧短槍朝桌子上猛的一拍。

“我看他娘誰敢下!”

對於眼前的這一幕,負責登記的軍官只是笑笑,幾天來,這樣的刺頭兒他見得多了,但那邊參謀長早下了死命令,來報到的學員不管以前職務多高,一律按規定辦事,誰鬧事就直接處置誰,決不客氣。

看了眼桌上的勃郎寧短槍,漫不經心地看了一眼,冷不防把一把將槍從桌上拿了起來,然後說道。

“登記,比制勃郎寧。32……”

不待那軍官把話說完,孫殿英立即惱羞成怒發火道。

“你他孃的什麼東西,憑什麼繳老子的槍?我‘操’……”

下面的話還沒罵出口就被他嚥了回去,因為他看見一個人正板著臉,朝著這邊走了過來,可不就是綏靖公署副主任、集團軍群參謀長、軍事學院院長楊傑。

“接著罵啊!”

冷著臉,楊傑冷哼一聲,這幾天他一直在等著眼前的這幾位,石友三、孫殿英、高樹勳……好嘛,報道最後一天,才抱著窩子來了。

雖說楊傑並不是他們的老長官,可當年在中原大戰那會,也曾把他們打的心服氣服,後來在陸軍大學任校長後,全國有幾個師長、團長見著他不畢恭畢敬的稱聲“校長”更何況現在還是他們的頂頭上司,孫殿英頓時也就沒了氣來,更不敢再發起火了。

盯視著眼前沉默下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