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8章 上坡最難下坡時 (第1/3頁)

加入書籤

“十六集團軍萬歲!”

“管長官萬歲……”

‘激’動的吶喊聲,在數架y2型客機降落後,便在武漢的上空回‘蕩’著,數十萬得到訊息的武漢民眾擠站在從機場直至珞珈山蔣公館的公路兩側,‘激’動的人們不斷的歡呼著、吶喊著、喧洩著內心的亢奮,在許多人看來,此次,第六戰區長官飛抵武漢,肯定是為了同中央協商制定大反攻計劃。【sogou,360,soso搜免費下載小說】{首發}比奇(shuh&n)

“堅決反對對日媾和!”

“打倒投降派!”

突然,歡迎的人群中又傳出一陣陣吶喊。而坐在汽車上的管明棠聽著窗外的吶喊聲,神情只是微微一愣,坐在一旁的楊永泰便輕聲說道。

“司令,從四國介入調停,武漢就有報紙呼籲反對日媾和!”

楊永泰的話讓管明棠只是點了下頭,相比於報紙的呼籲,此時他的腦海中只剩下一個念頭——是誰洩‘露’了他的行程。

熱烈的、出乎意料的歡迎並沒有讓管明棠感覺到一絲得意,反倒因此生出了警惕。

“暢卿,你覺得,這麼熱烈的歡迎儀式,誰最有可能受益?”

或許是因為從政從軍數年的經歷,使得管明棠不得不從政治的角度去看待很多問題,就像此次赴武漢參加國防會議,原本,自己的行程只戰區和中央知道,可是現在……這熱烈的歡迎儀式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樣的‘陰’謀呢?

“司令,有人鼓動著說您來武漢是為了同委員長以及各戰區長官制定反攻計劃,現在您,就是反攻的一面旗幟,這一切”……”手指著窗外,楊永泰的‘唇’角微揚。“無非就是假以民意罷了!”楊永泰的回答讓管明棠閉上了眼睛,儘管明知道這熱烈歡迎的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但在這一瞬間,他還是有些享受這種數十萬人高呼萬歲,億萬民眾視為旗幟的瞬間。

車隊在歡迎的人群中緩緩行駛著,護送的軍警更不敢大意的站在車窗外,警惕的看著歡迎的人群,原本不到一個小時的路程,車隊足足用了近兩個小時,方才駛進珞珈山的蔣公館。

“見過委員長!”

在蔣公館‘門’外,面對前來迎接的委員長,管明棠急忙行了個軍禮。

打量著面前的年青人,蔣介石的腦海中依然浮現出兩人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那時的他尚只是一屆商賈,而現在他卻已經是……過去的這些年,他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給自己驚喜或者說震驚。

“哲勤,辛苦了!”

沒有過分的熱情,只不過是簡單的三字,面對蔣介石的“慰勞”管明棠連忙答道。

“幸不辱命,明棠總算不負委員長重託!勉強擔起了華北的局勢!”

面對管明棠的回答,蔣介石只是點點頭,接連用“你做的很好、你做的很好!”加以肯定之後,兩人便徑直走進了公館,而隨行人員除去陳布雷外,就只楊永泰了,在四人落坐的時候,蔣介石看著面前的以軍姿端坐的管明棠,心中還是頗為欣賞的點了點頭,在沉默片刻後他開口了。

“季陶先生的《日本論》你拜讀過嗎?”

出人意料的,原本管明棠以來蔣介石會問及其它問題,甚至會問及自己對武漢的“歡迎”有何想法的他不由一愣,隨即連忙說道。

“回委員長,五年前亦曾拜讀此書,五年來更是多加拜讀,季陶先生的《日本論》可謂是中國認識日本第一書!‘欲’瞭解日本,必先拜讀此書,而最令明棠印象深刻的是,季陶先生於書中曾言“中國,這個題目,日本人也不曉得放在解刨臺上解刨了幾千次,裝在實驗管裡化驗了幾千百次。我們中國人卻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對,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幾乎連日本字都不願意看,日本話都不願意聽,日本人都不願意見……”這亦是季陶先生成此書的原因所在。”

在管明棠提及《日本論》成書原因時,蔣介石只是點了點頭,隨後他又不無感慨的說道。

“於世界諸國之中,論對日本瞭解最深者,非季陶莫過!”看一眼管明棠,蔣介石又繼續說道。“月前,我曾與季陶就日本問題做過一次長淡,在談話中,季陶曾提及一件日本舊事!”

在蔣管兩人談話時,陳布雷與楊永泰則成為了兩人的筆記員,記錄著兩人的談話。

“這一舊事,是季陶從好友亦是日本海軍鬼謀秋山真之提及舊事,明治38年3月,“奉天會戰”結束,日軍大勝。時任滿洲軍總參謀長兒‘玉’源太郎回國彙報戰果,長岡外史參謀次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