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8章 北支的憂慮 (第1/2頁)

加入書籤

5月底的北平,已經能夠感覺到絲許夏季的炎熱,而此時,對於北平的人心來說,卻比過了盛夏——國軍轟炸東京,在這個訊息到北平的時候,似乎瞬間便驅散了人們心中的陰霾。轟炸東京了,那距離收復北平還會遙遠嗎?

5月18日,就在十六集團軍航空隊對東京實施轟炸後的第二天,北平的街上重要的路口,象四牌樓,新街口,和護國寺街口,再一次出現了武裝的日本人站崗,槍上都上著明晃晃的刺刀。人們過這些街口,都必須向崗位深深的鞠躬,而日本人看著中國人時,神情中帶著怒意,但那神情卻顯得有些複雜。

東京,被轟炸了,對於中國人而言,這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好訊息,但是對於日本人來說,這卻是如驚雷般駭人聽聞的訊息,大日本帝國的心臟遭到轟炸,儘管通報上說損失輕微,但任誰都知道本土不再安全了。

鐵獅子衚衕,北支派遣軍司令部,此時的司令部內瀰漫著一種極為詭異的氣氛,從昨天接到東京的通報,獲得東京遭到支那軍轟炸之後,這種氣氛便於此瀰漫著。

而就在兩個小時前,東京大本營正式電令北支派遣軍“準備邯彰作戰”,作為北支派遣軍司令的杉山元立即把參謀長山下奉文、參謀副長町尻量基、第一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參謀長飯田祥二郎、第二軍司令官西尾壽造、參謀長鈴木率道、參謀副長青木重誠以及參謀們召集到一起,商討對策。

“……第六戰區北部、東南兩條防線,雖地處平源,但其核心卻經歐式要塞化構建,以12英寸雙聯裝甲炮臺為核心,並配以6-8門155毫米野戰重炮臺,對其實施總進攻,我軍必須進攻其要塞……”

參謀們調查了敵軍的防禦構建後,便發現這條命令對於北支軍而言,無疑是一場考驗。

“……除非將進攻南京的攻城重炮調往北支,否則,以血肉之軀完全沒有攻克邯彰軍防線的可能,希望司令部能夠認真考慮實施對邯彰作戰攻略。”

“如果我說不能收回這條命令,你會怎麼辦?”

面對參謀們的反對,杉山元面露不快地反問道。

儘管明知道參謀們的反對是事出有因,而且他們說的也是事實,但是在昨天接到東京的電報之後,他就知道,對於北支軍而言,冀南靜待的時刻結束了,東京必定會不記代價的進攻邯彰,以作為其對東京轟炸的報復,他曾經計劃過,在攻克徐州後,沿隴海鐵路進攻河南,進而形成對第六戰區的包圍。而且相應的,在那裡還沒有堅固的國防線,部隊可以直接從後方對邯彰發起進攻,即使是進攻失畋,仍然能將其重創,第六戰區與其它中國戰區不同,或許其戰區內擁有豐富的煤鐵資源,但是他們卻更為依賴支那南方各省的資源,切斷了第六戰區的資源補給線,即可將耗盡其戰爭潛力.從而為未來的再次進攻鋪平道路。

但是現在,邯彰軍對東京的轟炸卻改變了一切,無論他是否準備好,無論計劃是否周祥,作為對轟炸東京的報復,北支軍都必須要對邯彰實施進攻。否則,日本的國際聲譽將會遭到重創,而且國民的怒火也必然將發洩到陸軍身上。

“老實說。第1軍認為,與其冒險執行這條命令,還不如把更多的軍隊調往徐州,一路朝南京打去。”

梅津美治郎如實的回答道,在山西,他已經在支那軍的坑道防線面前吃盡了苦頭,而對邯彰進攻,在沒有任何掩護的大平原上進攻,部隊甚至有可能變成支那軍的靶子。

而現在,為了進攻邯彰,派遣軍司令部甚至準備把第1軍從山西北部調到河北,以確保對敵優勢。聽完這勻話,參謀長山下奉文隨之怒斥道。“勉強作戰的不光是第1軍。把不可能化為可能,正是皇軍的任務!”

參謀長的駁斥讓梅津美治郎的“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邯彰軍用於防禦防線的部隊超過15個師,考慮到其依託要塞工事,因此,如對邯彰實施總進攻,至少需要調動15至20個師團,並配以至少兩個聯隊的攻城重炮,才有可能突破其防線,否則,只是徒增無畏的傷亡。”

對於東京大本營而言,他們壓根就不理解北支派遣軍部隊的實際作戰情況,對於大本營而言,這只是一道命令,而對於北支軍來說,他們卻需要把這道命令化為現實,從而避免邯彰軍再一次對東京實施轟炸。

“那,是不是要結束徐州會戰?”想到觸手可及的徐州,杉山元不禁有些不捨,打下徐州,便可以沿鐵路一路南下,直接威脅在浦口給予南京守軍火力以及後勤支援的支那軍,從而形成對南京的包圍。但是現在,如果要進攻邯彰的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