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05章 南京陰雲 (第1/2頁)

加入書籤

--章節內容開始-->

百度搜尋本書名+看最快更新

血染山河第205章南京陰雲

位於挹江門外至長江岸邊這一帶廣泛區域便是南京的下關區,自古以來因下關碼頭所在,從來都是商埠雲集之地,而在民國後,這裡更為被稱為南京“外灘”。這裡擁有繁華的港口、繁忙的鐵路線,商賈雲集,洋樓林立。民國二十七年四月後,下關卻不見了過往的繁華,在大馬路一帶隨處可見密佈的街壘工事以及來回於街道上穿行的軍人。

下關江蘇郵政管理局,便是新一師師部駐地,而在郵政管理局的地下室,在這裡五十七師師部的辦公人員,各坐在自己桌子面前,傳令兵向幾張桌上送著一份油印的戰鬥情報。王潤波坐著,拿了一份看,他對面桌上,坐著同事孫長亭,他拿起一盒不大高明的紙菸,取了一支銜在嘴裡,很悠閒地擦了一根火柴燃著,在吐過一口煙之後,他才開口問道:

“現在情況怎麼樣?老程。”

“敵人已經攻克了鎮江,現在江南的部隊,正在朝江北撤退,最多一個星期,日軍就會兵臨南京城下。”

操著那帶了廣東語音的普通話,孫長亭說道:

“到時候,這南京城,可就是咱們的死地了。”

“也是小日本的死地!”

將一張地圖送給李參度,王潤波說道。

“現在各連都在建築內部開挖地下掩體,掩體直接與下水道相連,防禦時,本著一個原則,與日軍屋屋相爭,稍作抵抗,放他們進來,充分發揮咱們的近距火力優勢。”

近距火力優勢,這是在上海作戰時,新一軍發現的自身優點,而在軍部制定防禦南京的計劃後,又向邯彰發了密電,就在昨天,兩萬支衝鋒槍以及數千萬發衝鋒槍子彈經武漢轉運下關碼頭,每個師都補充了六千支衝鋒槍,多餘的步槍被調配給了沒有武器的警察,在南京進行大疏散的同時,南京所有警察、郵遞員被留於南京協助部隊作戰,無論是警察亦或是郵遞員此時之前,都進行了簡單的軍事訓練,因此只需要補充武器說能作戰,像第一師就編入了近五千名警察和郵遞員。而在部隊中,這些警察和郵遞員最大的作用是作為嚮導,而不是作為戰鬥兵員。

“放日軍進來,在巷戰中,藉助火力優勢,給予其重劍!”

唸叨著軍部擬定的作戰計劃,孫長亭向著師長瞟了一眼,低聲問道:

“這中山陵,咱們是不是不守了?”

“不但中山陵不守,附近的山地,除去像雨花臺炮臺、清涼山炮臺、獅子山炮臺、幕府山炮臺、老虎山炮臺、烏龍山炮臺、富貴山炮臺這樣的要地之外,其它地區只作象徵性抵抗,邯彰派來了兩個團的工兵,南京、武漢這邊提供了幾萬噸水泥,都用來加固炮臺了,按照軍部的計劃,以炮臺為支撐、以街巷為戰場,作全面持久抵抗。”

“總而言之一句話,不把兵力浪費在外圍戰場,把整個南京視為大海,炮臺就是大海上的軍艦,而咱們……”話聲稍頓片刻,王潤波又很乾脆說道。“咱們就是這大海里的潛艇,日軍想佔領南京,咱們就把城門大開,讓他們進去,但進去之後,能不能出來,就由不得他們了!”

“師長,這個計劃有點險啊!”

眉頭緊皺著,孫長亭看著師長,在新一軍三個師中,只有第一師師長不是“管系人馬”當年長城抗戰時,團是以“義勇軍”的身份增援的義勇軍五十八路軍,後來五十八路軍改編新一軍,團也就隨之改編為第一師,這也決定了出身中央軍的第一師與第二師、第三師的不同,不過雖是如此,但在兵員、械彈補充上,三個師到也沒有任何區別,而這一次堅守下關這個命令,表面上看起來,讓這支“非嫡系”堅守外城,似乎是有借刀殺人之嫌,畢竟在城外的下關將是日軍進攻的重點,但在另一方面,下關不僅是持久保衛南京的根本,同樣也是新一軍的退路所在,甚至,如果新一軍無法撤出,位於下關的第一師,亦是唯——支能夠撤出的部隊。

“以八萬之兵保衛南京,只能兵行險著,要是按常規來打,根本就是撒沙子,為了加強各炮臺,咱們抽去一萬人增援炮臺,雖說補充了小兩萬本地軍警,實際上,軍整體戰鬥力有所下降,用不到7萬人,守這麼大的南京,撒沙子會被各個擊破,所以,不行險著,咱們無從可守啊!”

“這一仗之後,或許,咱們能守住南京,但南京的一切,也必將毀滅於戰火之中!”

“那沒關係,焦土抗戰,城市毀滅了,咱們還可以重建,可若是國家民族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