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5章 飲鴆止渴 (第1/3頁)

加入書籤

一輛墨綠色的新中卡車拖著一道滾滾黃煙在荒蕪的戈壁灘狹飛馳著,卡車出的轟鳴聲打破了一望無際的戈壁上的死寂,又過了一會,這輛新中卡車停在了在戈壁灘上的一個火車站,這裡便是隴海鐵路的終點站——玉門站,更準確的來說,這是蘭新鐵路的一部分。

從民國二十五年,在獲得了充沛的資金後,隴海鐵路全面開工,為了趕搶工期,搶在玉門油田投產前,將玉門埋藏的石油運出,從而獲得每年數千萬元的利潤,數以十萬計的勞工日夜不停的修建著鐵路,去年十月,隨著第一列滿載一千五百噸石油的油罐車從玉門站發出,在玉門油田積壓的近三十萬噸原油,在隨後的兩個月中運出了西北腹地,運往西安以及邯彰的石化工廠,而原本因戰爭爆發,進口石油製品受到影響而產生的油荒亦隨之緩解。

在油荒得到緩解的同時,玉門油田的開發力度被進一步加強了,在過去的兩年間上數千名工人來到這裡,曾經荒涼的老君廟一帶,成為了一座戈壁小城,在玉門油田的石油滋潤著中國的“戰爭機器”的同時,原本按計劃應該停止的鐵路修建工程並沒有停止,反而繼續向新疆方向修建著。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的《涼州詞》中那悲壯蒼涼的情緒引著許多人對這座古老關塞的嚮往,但能夠讓人記住的卻是王維的那句“西出陽關無故人”對於中原而言,千百年來,西域都是遙遠的邊疆,新疆從來都是流放之地,而此時,對於中國而言,新疆卻又成為了中國的一條生命線。

“蘇聯人承諾,向政府提供3億美元的軍火貸款!”

站在荒涼的戈壁灘上,看著身邊的呂季方,魏玉銘語氣認真且誠懇,續修蘭新鐵路,是南京作出的決定,為此,甚至同北方公司簽定協議,以承諾各省向北方公司提供不少於i00萬勞工作為代價,從而換取北方勞務公司的l3。5萬熟練勞工繼續用於鐵路工地,鐵路之所以能夠在三年內從西安修至玉門,正是得益於那些軍事化管理的l3萬勞工,在過去的三年間,幾乎每一個小時,在沿線路段上都有超過三萬築路工人進行著緊張的築路或開鑿山洞的工作。

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一條鐵路能在如此惡劣的地形、環境下能修的這麼快,而這與北方勞務公司那些訓練有素的工人有著很大的關係,也正因如此,資源委員會才會不惜以各省輸入邯彰百萬勞工換取這支建築大軍。

而中央之所以下這麼大的決心,正是因為孫科訪蘇,與蘇聯簽定了互不侵犯條約,同時簽訂了貸款協議,而根據那一協議,蘇聯將向中國提供總額高達三億美元的貸款,而其中3000萬美元用於修建玉門至阿拉木圖之間的鐵路,以用於運輸軍火以及償還礦物及農產品。

“而這些軍火,只能繞道歐洲,經水路運往香港或者廣州,要麼只能用汽車經新疆公路運往玉門,前者太過耗時,後者所費過大,因此,中央才決心修建這條鐵路!”

“可,俄國人,可沒按好心啊!”

作為隴海線勞務公司負責人,魏玉銘也曾研究過新疆鐵路的問題,新疆鐵路與其說是中國的生命線,不如說是俄國人藉機染指中國的工具。

“在新疆,甚至就在哈密,還有蘇聯人的駐軍,表面上新疆鐵路公司是由蘇聯、中國雙方全作經營,可中東鐵路,當年是怎麼合作經營的?前車之鑑不遠,有了這條鐵路,蘇聯人,不僅能進一步染指新疆,甚至能染指甘肅……”

說出這些話時,呂季方只是沉默不語,對於蘇聯人的野心,他又豈會不知,甚至於南京方面也曾對此有過爭論,但最終南京還是決心接受了。

“蘇聯人的威脅是將來,而日本人的威脅卻是現在!”

道出這一句話,相信南京之所以無法拒絕蘇聯人的建議,恐怕更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因為蘇聯人的“慷慨”。

“三億美元的援助啊!”

長嘆一聲,三億美元的援助誰人又能夠拒絕,對於中央而言,這筆鉅額援助,甚至意味著,中國能夠利用蘇聯援助武器反擊日本人,收復上海、杭州以及山東、河北甚至東北三省,而更為重要的是,這筆援助僅僅只是第一批,在未來,還會有源源不斷的蘇援,當然,唯一的前提是——新疆鐵路築成,只有如此,才能透過鐵路將源源不斷的軍火輸入到中國。

“魔鬼的誘餌!”

作出這番點評之後,管明棠的神情顯得凝重非常,對於孫科在莫斯科同斯大林達成的協議,他並不怎麼了解,甚至可以說,在得知斯大林承諾向中國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