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0章 捷報傳來時 (第1/2頁)

加入書籤

“健生,你繼續!”

望著自崇禧,此時的蔣介石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陣,自健生是軍閥,可以說是西南最強勢的軍閥之一,在抗戰爆發之後,他隻身飛抵南京,表明了他的態度,而廣西方面動員十數個師,將部隊調往上海,亦表明了廣西的態度,對於這種積極抗戰的態度他自然欣賞,而且內心也極受感動。

但是……他們總歸是軍閥。

管明棠呢?

他是不是一個軍閥呢?如果說過去,諸如桂系之類的地方軍閥是他的心腹之患,是中國未來不穩的根源,那麼現在管明棠豈不同樣也是一個軍閥嗎?

在委員長的要求下,自崇禧繼續說道。

“其二,邯彰與他省不同,邯彰擁有諸如冶金以及機械製造等相應完備的工業,在戰前,其即為民團提供大量軍事裝備,各種火炮即中央軍精銳亦無法與之相比,因此,其於戰場上,相比日軍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以日軍被俘官佐所言,邯彰軍火力數倍於其……”

提及邯彰的軍工業,自崇禧注意到蔣介石的眉頭微微一皺,他心知蔣介石皺眉的原因,邯彰的軍事工業表面上起自於去年建設委員會的申請,去年張靜江主持的建設委員會以“仿效歐美戰時國防……”為由,申請中央同意民營企業亦可參與軍火生產,從而使得北方公司的軍火生產合法化,當前戰前的生產只是名義上的“試製”而現在,隨著邯彰的工廠生源源不斷的生產出各類軍火,只怕這一切恐怕都成了面前這位委員長的一斗,頭刺了。

這位委員長……不對,應該說任何一箇中央政府,都不能夠接受地方軍閥,尤其是這個地方軍閥還擁有比中央更為龐大的軍事工業生產能力,而現在的邯彰呢?他們既擁有一支可動員上百萬人的精銳部隊,又擁有中國最強大的工業基礎力量,而這恰恰又是中央所忌諱的。

“嗯,再就是第八路軍對戰爭的感官極為敏銳,首先根據二十年前歐戰的經驗,他們相信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首先保證火力,因此其各師團皆裝備大量火炮,尤以各種口徑迫擊炮為重,輔以野炮、重炮,再就是其對戰車的重視,其編成第一特種旅,實際上就是戰車旅,而此時能夠得勝,正得益於近四百輛戰車的大規模運用,卑職曾與哲勤討論過戰車的使用,哲勤曾言,現在他們在戰車使用上處於探討研究階段,因此陷入兩個極端,一是突然襲擊,二是快速深入。突然襲擊的要領在於快速投入大量戰車及步兵炮兵,儘快摧毀敵人前沿防禦或側翼防禦,並且在預定突破口地帶達成兵力和火力上的壓倒優勢。一次成功的突破可以為後來的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而就其對第一軍的進攻,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達成這一目標。”

“戰車……”

在過去的幾天間,蔣介石聽到最多的就是戰車,管哲勤的戰車部隊可謂是名揚全國了,相應的他也得到了許多情報——邯彰的戰車是自行製造的,而其戰車又是用拖拉機部件製造而成,但就是這種拖拉機戰車,卻輕易的擊敗了日本人

“卑職在返回南京時,曾前往北方福田拖拉機公司參觀,儘管當前拖拉機公司尚未完全投產,但其仍大量利用進口自美國的拖拉機部件生產戰車,待明年拖拉機公司投產後,其每年可生產千輛戰車,甚至更多!卑職以為,中央應儘快研究戰車戰,從而在其戰車大量投產後,組建獨立戰車部隊

戰車部隊,從邯彰返回南京的路上,自崇禧就不停的思索著組建戰車部隊的可能性,與戰前不同,現在邯彰已經不再遞解中央稅款,稅款由邯彰交付中的軍需抵消,甚至雖是如此,中央仍需向邯彰提供大量的鎢砂、銅、鉛、銻精礦以及其它各類礦產品,以用於充抵軍需購款,相比於外購軍火,邯彰製造的各種軍火可謂是物美價廉,既然可以從邯彰構買炸藥、炮彈、火炮以及輕重機槍,那麼採購戰車同樣也沒有問題。甚至於,在私下裡自崇禧尋思著是不是能夠同北方公司單方面接近,以獲得諸如火炮、戰車之類的輕重武器。

“戰車部隊是要組建的!”

點點頭,蔣介石並沒有拒絕自崇禧的建議,既然戰車的威力強大,那自然應該組建,儘管中央的戰車部隊在淞滬表現並不出色,幾乎損失殆盡,而在另一方面,第八路軍的戰車部隊,確實是塊誘人的肥肉,幾乎是其戰車部隊露相以來,在大本營內部,就有調其戰車部隊南下的聲音。

“現在上海方面戰局僵持,如果中央有戰車部隊的話,應該有可能突破當前僵持的局面,但現在中央經費緊張,恐難籌集經費向外採購戰車!”

看著委員長,自崇禧隨之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