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4章 最後的強襲 (第1/2頁)

加入書籤

lo月21日凌晨5時30分,幾乎是在天剛破曉的時刻,隨著一陣陣爆裂聲,大地顧及之劇烈的顫抖著。

上千門各種口徑的迫擊炮、山、野炮以及大口徑榴彈炮,在撫順城下怒吼了,瞬間吞沒了撫順城下以及城牆上的日軍陣地。日軍苦心經營的工事,火力點,傾刻之間士崩瓦解,上百公斤的重型迫擊炮彈,更是不斷的砸在城內外,為了攻克據守於城內外的第五師團殘部,邯彰預備軍不僅投入了大量的制式迫擊炮,甚至還將已經被淘汰的、射程不到2公里的舊式240毫米迫擊炮投入戰場,上百門舊式迫擊炮或許射程有限,但是其每分鐘卻能將十數噸炮彈傾倒在日軍的頭頂。

每分鐘近百噸炮彈如雨點一般的落在面積不過數平方公里的城內以及城外的日本陣地上,在強大的炮火掩護下,預備軍突擊隊與炮火同步進攻多路前進,幾乎是在其接近日軍前線的瞬間,原本猛烈的炮火立即向日軍縱深延伸。

在炮火的掩護下,各位攻擊分隊一躍而起,以排山倒海之勢撲向敵陣。一群群迫擊炮彈在敵陣中開花,壓制敵軍火力的重機槍吐出條條火龍。各突擊部隊勇猛衝擊,其完全呈現出現副勢銳不可當。一時間,戰場上的濃煙四起,彈片橫飛。在炮火向後延伸時,衝在最前面的是戰士在即將接敵時,首先朝著在日軍陣地接連扔出了兩顆手榴彈,與此同時,不有戰士也中彈倒了下來。戰士們奮勇衝了上去,許多人倒了下來,鮮血染紅了被炮彈炸的有些發燙的土地。

幾乎是在手榴彈爆炸的瞬間,突擊隊的戰士們終於衝進了日軍塹壕,在塹壕內在密集的炮火和手榴彈的殺傷下,殘餘的日軍並沒的甘於束手待斃,而是隨著軍官們的呼呼跳出了塹壕,發起了反衝鋒,與進攻部隊展開了自刃搏il。

黑色與茶碣色的兩股巨浪在這片灼熱的華北大地上碰撞開來,與日軍挺著明晃晃的刺刀發起反衝鋒不同,儘管三三一組的戰士們手中同樣端持著上了刺刀的步槍,但是發揮作用的卻是各組組長手中的衝鋒槍以及輕機槍,在這裡幾乎見不到刺刀與刺刀,意志與意志的撕殺,而是自動武器與刺刀之間的較量。

當日軍試圖用其引以為傲的刺刀將預備軍的官兵擠出他們的戰線時,迎接他們的卻是一陣陣密集的彈雨,手持衝鋒槍的戰鬥組組長們用衝鋒槍掃射著向他們衝擊而來的敵軍時,掩護他的步槍手則從見機而動的取出手榴彈,不停的將手榴彈朝著敵人聚集的位置扔去,一時間,衝鋒槍聲清脆的歡騰和手榴彈的爆炸聲,似乎成為城牆下方唯一的聲音,而預備軍的進攻班組,面對日軍的反衝鋒,則不斷的試圖拉開距離,但他們卻不能撤退,最終兩股似驚濤駭浪般的浪潮,依然還是在片刻的分離之後猛烈的撞擊在一起。

幾乎是在兩股巨浪猛的撞擊在一起的瞬間,原本端著步槍掩護組長的步槍手立即投入戰鬥,兩人一組的與迎上來的日軍拼刺,一人進攻,一人偷襲,而手持衝鋒槍的組長,則不時的透過人潮,朝著最近襲來的日軍掃射。

就在他們逼近日軍戰壕的同時,一具火焰噴射器便在隊伍中嘶嘶響了起來,一條火龍瞬間便吞噬了整條戰壕,幾乎在戰壕內的火焰尚未熄滅時,一些戰士直到跳入戰壕內,用衝鋒槍,用刺刀甚至用槍托、手榴彈敲砸著殘餘敵軍的身體和腦袋。

“弟兄們,我們上,下一道戰壕!”

召集起附近的部下,王衛權大聲叫喊著,而在他的耳邊,伴隨的機槍手不停的朝著日軍掃射著,在離他數十米外,兩輛突擊炮為他們提供火力掩護,根據他們的任務,他們要不惜代價的向城牆的方向實施進攻,而這兩輛突擊炮,則是配屬給他們的,協助其完成任務的“重灌甲”。

儘管有突擊炮伴隨進攻,但越朝城牆下,日軍的抵抗就越發的激烈,城牆上方以下城牆下形成的交叉火力,更是在進攻部隊的面前形成一道幾乎不可逾越的火牆,而率領著部隊進攻的王衛權,更是發現在自己的面前,更是一道又一道的戰壕。日軍拼死守護著每一道戰壕,每一次突破,總有一些戰友倒下去,在奪取一道戰壕,再向下一道戰壕衝去時,在他的周圍或死或傷的躺著半個連的部下。而在不間斷的進攻中,進攻日軍防線的各個營的實力迅速消減著,許多步兵連成為了排。

在戰壕了城牆下方的最後一條戰壕的時候,一個戰士疲憊的拖著沉重的腳步,茫然的朝著牆根下走去,此時的他已無力再像進攻時那樣震撼人心的怒吼,他只是拖著疲憊的腳步,踩踏著敵人的屍體,他仍然朝前走著,身體甚至都不能支撐起他的頭顱,他只是垂著頭,朝前走著,他身上的戰術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