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7章 寺內的決斷 (第1/3頁)

加入書籤

第157章緊鑼密鼓備戰忙(二)

幾乎是在火車拉著汽笛駛入德縣分廠的第一時間,廠區內那條長達一公里的貨臺上,頓時就忙活了起來,十數名在工廠附近僱傭的合同工,紛紛開始準備著將貨箱吊上火車,在過去的幾個月間,津浦鐵路局早就習慣了同北方公司打交道,與大多數公司不同,北方公司的貨物大都裝在整箱內,而那箱子的尺寸又是根據蓬車的尺寸製成,一車正好可以裝6個集裝箱,在運到目的地後,直接由吊車吊上馬車或者卡車。

初時津浦鐵路局還弄不太明白,為什麼北方公司會選擇這種方式,不過後來津浦鐵路局內的一些技術人員,還是發現了使用這種木製集裝箱的好處,於是津浦鐵路局嘗試把貨物裝在同樣規格的木製集裝箱裡,用鐵路平板車或者敞車運輸,到站後用起重機把箱子轉移到貨車上,貨車再將貨物運至目的地。

只不過是一場簡單的試驗,津浦鐵路局便發現一列車貨車如果採用木製集裝箱運貨,僅裝運費便可節約幾百元,而且可以使火車停站裝卸貨的時間,從十幾個小時,縮短到一個小時,綜合成本下降,遠超過津浦鐵路局的意料,於是這種新型運輸方式迅速在津浦鐵路線上得到了推廣。

這種技術推廣卻又給北方公司帶來了一些好處,比如超過100臺行車起重機的定單、上萬只規格集裝箱拖盤定單,而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之所以選擇集裝箱,卻是因為集裝箱安全,幾乎不會有那5%左右的裝卸耗損。

而有一個意料之外的好處,卻只有少數人可以意識到一一在集裝箱內,不開箱,你永遠不知道里面裝著什麼。

太貴了!

看著裝在幾節集裝箱一千箱手榴彈,隨著普通貨物一同裝上了火車,齊致遠的心裡冒出這麼一個念頭來,手榴彈太貴,曾在太原兵工廠工作過他,知道這種手榴彈還有進一步降低成本的可能。

這些手榴彈都是援助義勇軍的,如果成本太高的話,最終會拖累公司的發展,這並不是齊致遠願意看到的。

“看來,還是要想辦法壓縮一下成本!”

在火車離開德縣分廠專線後,他便回到辦公室中,拿起筆計算著生產成本。

“綜合成本0。695元,其中壓制殼體……”

白紙上清楚的列出了手榴彈成本,而齊致遠詫異的看到,與晉造手榴彈不同,公司製造的手榴彈的成本的一半,都集中在炸藥上。

“一磅炸藥3。5元,一枚手榴彈60克,單是炸藥就佔了六成,想減少成本,就要在炸藥上作文章!”

在這個念頭浮現時,他的視線投向對面的那棟三層小樓,那是理化研究所,所謂的所,不過只是一棟樓房罷了,現在這幾家研究所,佔去了分廠不少建築,而公司正在討論著是應該在什麼位置建幾家新的研究所。

“也許他們能幫上一些忙!”

一間房子,十個陶缸,然後再加幾個玻璃棒,這便是理化研究所黃色藥製造車間內的的模樣,至於對於熊大縝來說,這些幾乎應該醃菜鋪子裡的工具,這會卻變成了他手中製造黃色藥的工具。

“土倫1份!”

穿著白色的工作服,脖間掛著副防護面具,熊大縝指著幾個工人準備著原料,這些罈罈罐罐的東西擺在這地方,即便是那幾名工人,也覺得有些詫異,詫異歸詫異,工作總還是要乾的。

“硝酸4。5份!”

每當工人將原料依次置放在硝化陶缸邊的料架時,熊大縝都會去檢查一下,在這裡一份就是五公斤。

“嗯,硫酸30份……”

在工人們準備好原料後,在他的指揮下,這些工人便慢慢將硫酸加入硝酸之中,同時以玻璃棒不停的攪拌著,用溫度表測量過混酸的溫度後,見混酸已經冷卻,便進入了下一步。

“把混酸倒入硝化器中!”

所謂的硝化器,同樣也是陶壺,外面套有一個木櫃,櫃箱內入有冷水管以及水蒸氣管,以用於在硝化時進行冷卻以及加熱。在混酸倒入硝化器後,冷水管就開了,在冷水到了櫃深的三分之二處時才停止注水,然後工人又用玻棒反覆攪拌著,同時開始加入土倫。

“慢點、慢點……”

在工人們透過硝化器漏斗向硝化器中倒著土倫時,戴著防護口罩的熊大縝不停的叮囑著,以讓工人小心眼兒一點,看到土倫剛一加完。

“開啟水蒸氣管,加熱至90-95度!”

加熱至90-95度之後,需要保持長達9個小時,9個小時後的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