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9章 戰前 (第1/2頁)

加入書籤

歷史總是由許多彼此關聯和互相制約的事件構成的,許多事件的相互關聯,總會導致一系列事件發生改變,或者說,朝著一個不可預知的方向發生改變。

身為第十六集團軍的總參謀長王庚,每天的例行公事除去有條不紊的實施著計劃中的動員部署,過問各師團的準備情況,同時不斷完善邯彰的防禦建設外,他每天更為重要的工作就是向司令彙報,同時聽取司令的指示。對於那位從未讀過軍校的司令,他有一種複雜的感情,他常常為此思索再三。每當他準備去見管明棠時,總是懷著這樣複雜的感情。如果通電話不計在內,每晝夜必須至少兩次進入管明棠的專員辦公室,對於管明棠而言,他不僅是第十六集團軍司令,同時還是邯彰專區的行政專員,需要負責更多的民政事物,因為,在軍事上,許多軍事上的事物,大都是參第十六集團軍參謀處—過去的民團參謀部負責,而由他向司令進行直接彙報,不僅要報告前線發生的一切重大問題和參謀處研究歸納的意見,而且還要說明醞釀成熟的結論、設想和當前的戰役和戰略決心草案。

而前線的戰報沒給人帶來任何欣慰,儘管那些戰報看似與第十六集團軍沒有任何關係,但實際卻是相互關聯的。國軍的損失越來越大,日軍從北方長趨直入,直接威脅到邯彰的安全,而對第十六集團軍而言,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確保邯彰的安全,阻止敵軍對邯彰的進攻。因此,幾乎每一分鐘,專員辦公室內的氣氛顯得分外緊張。第一次當五庚離開辦公室的時候,時常有每一根神經、每一個細胞都緊張的感覺。

……他對管明棠的感情極為複雜,還有點捉摸不定,非言語所能表達。每當他想到這裡時,就常憶起他和管明棠最初見面的情景。而那時候,管明棠是邯彰行政專員,至於他王庚,則是揹負著“漢奸”之名的犯人,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他成為了民團的參謀長,開始擔負起相對陌生的民團組建,在隨後的幾年間,他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而在去年,就是在那間辦公室中,管明棠直截了當的問道他:

“如果僅依靠邯彰民團的話,那麼,邯彰民團能否確保邯彰的安全,確保邯彰不至被日軍佔領!”

答案是極為肯定的,而之所以肯定是因為邯彰擁有的是近兩百萬滿懷著保衛家鄉熱情的軍人,他們在戰場上不會後退一步,因為背後是他們的家鄉、家人,儘管代價也許會極為慘重。

“那麼如果有需要的話,能否肩負起收復華北甚至東北的重任呢?”

面對那個問題,王庚清楚的記得,自己掃了一眼會議桌上那張地圖,在沉默片刻之後,他當即回答。

“司令,我相信,如果對民團的力量進行整合的話,在三年後我們有能力把日軍趕出整個河北!如果時機成熟的話,亦可向東北發起反攻!”

也正是從那時起,他接受了一個任務,在積極防禦的同時,制定一個計劃,一個以進攻扭轉邯彰戰略劣勢的計劃,而這個計劃,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邯彰民團將付出超人想象的犧牲,而直到現在,這一計劃都沒有改變過。但這,卻正是王庚打心眼裡佩服管明棠的原因,過去,在他看來,從沒有真正“大公無私”的軍閥,但在作為某種意義上的軍閥,管明棠卻一直在這麼做

也正因如此,對管明棠,王庚的感情越來越複雜起來,理智告訴他,作為一名中國軍人,他唯一的忠誠是對於國家的,事實上,民團也一直如此教育著士兵和軍官,而內心中,中國的傳統思想卻告訴他“士為知已者死”作為一名“士”他應該拿自己全部的忠誠回報管明棠的信任,而正是理智與內心的複雜,使得他的感情複雜起來。

但是現在,這場戰爭的爆發,卻讓他把一切都掀開了,第一次,他找到了兩者的平衡。實際上,他知道,這同樣也是第十六集團軍高層的一種普通觀點,從理智與情感的糾結,到現在的平衡,且全力投入到的這場無私的民族戰爭之中。

但是現在,王庚去向管明棠作例行報告,他想利用這個時機,和他談談另一個問顳——不日總參謀部副參謀總長白崇禧將率領戰地參觀團抵達邯彰,而同時,根據可靠的情報顯示,北支派遣軍司令寺內壽一已經把視線盯上了邯彰,日軍主力隨時有可能南下。

從位於地下室的司令部乘電梯前往頂樓的專員辦公室時,心想著這兩個問題,王庚心知,一場暴風雨已經開始降臨在看似平靜的邯彰了。

今天,在專員公署頂樓的專員辦公室裡,同往常一樣,這裡處理著與戰爭有關的各種事情,戰爭已經開始取代其它的一切,成為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