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9章 終是軍閥 (第1/2頁)

加入書籤

“只怕正在途中的地方部隊主官因此生出疑心,到時……”

一句話,看似沒有涉及到張文白,但是陳誠的提醒,卻使得蔣介石心中原本的憂慮更濃了,上海的這一仗關係到中國能否在贏得這場戰爭的一絲勝利的可能。

為了這一絲可能,8月8日,他在南京召集了從處地來京的各地諸侯舉行黨政聯席會議,與的有白崇禧、閻錫山、韓復渠、劉湘、餘漢謀、顧祝同、何健、劉峙等人,會上大家都一致支援抗戰,也對抗戰禦侮方針進行了討論,

在會上,四川的劉湘當即就表面,抗戰四川可出兵30萬,供給壯丁500萬,供給糧食若干萬石,可以說那次會議也是極為圓滿的,也正是有了地方的支援,他才下定決心在上海賭上全部的家當,對於日本的實力,他極為了解,同樣更為了解中國的實力,即便是有了地方的全力支援,對自己手中的牌他仍然沒不太有底氣,上海這一戰,與其說是“戰“倒不如說是“賭“一來是“賭”扭轉日軍的戰略部署,令其改變進攻方向,從而使大戰略對中國有利,二來則是借上海這一國際知名城市,“賭”英美法等列強幹涉,甚至直接出兵干涉。而作為一個手中沒有“王牌“甚至握著一手爛牌的“賭徒“他期待著奇蹟的發生,上海這一戰實際就是“與其坐待而亡,不如死中逃生”的選擇,但想要用這一手“爛牌”打出必勝之牌,最起要能打出所有的牌。

為此先有了地方的明確支援,才有了上海之戰和隨後的廣西、雲南、四川、廣東等多支地方部隊奉令急速增援上海,如果這個時候,“張高衝突”經有心人的加以渲染,到那時,地方上把“張高衝突”視為中央趁機“收編“他們還敢把部隊派過來嗎?恐怕到時候已經上路的部隊都會慢慢的“磨洋工“到那時說什麼都晚了!

“辭修,你立即去上海,親自去見高培侖,嗯,安撫一下他,告訴他,我等他為國再立奇功!另外……”

雖說心知戰時換將是兵家大忌,但是想到地方上的顧慮,蔣介石反而顧得不那麼多了。

“再以軍政部的名義,嚴斥張文白,嗯,另外再組織記者,把八字橋的勝利報道出去,讓全中國都知道,新一軍是能打仗的,而且還是能打勝仗的!”

隨後,蔣介石又看著陳誠詢問道。

“第八路軍那邊,現在有什麼訊息嗎?”

直到現在,對於剛剛組建的“第八路軍“他一直沒有加以調動,在大本營內部早就形成了一個共識,第八路軍能把邯彰守好,就已經立下了大功,而且現在張靜江已經到了邯鄲,以說服管明棠將工廠南遷至湖北、湖南等地。就在昨天,管明棠發來一封電報,北方公司已決定將六座新建工廠的裝置遷往湖北、陝西直至甘肅一帶,同時北方公司還將在美國、德國等國定購的總價值超過l。4億美元的機器裝置轉由廣州、香港靠港,再由廣漢鐵路經湘桂鐵路沿線分散建廠,可以說,對於中央的命令,管明棠幾乎都是無條件的服從

而“張高衝突”又讓他不得不去考慮管明棠在這一事中的態度,儘管他並不認為,這一事件會對管明棠產生太多的影響,但還是忍不住問了一聲。

“委員長,昨天,管哲勤發來密電稱,十月中旬左右,第八路軍預計可投入戰場,完全可擔負邯彰地區防禦需求,另他希望中央同時其將防線前置至邢臺一帶!另外,第二集團軍司令劉峙希望第八路軍能即時投入戰場。”

提及管哲勤,陳誠還是忍不住看一眼校長,管哲勤或許不是黃埔生,但是校長對他的“信任”卻絕不下於黃埔生,表面上第八路軍按編制下設四個師又三個旅,但卻又同意其可另編成預備軍,這意味著其完全可以以預備軍的名義編遣部隊,這種信任可謂是空前絕後的,沒有任何一人能得此信任。

現在華北戰火正盛,而作為華北目前實力最為完整的一支部隊,第八路軍至今仍未投入戰場,早就引起了第二集團軍司令劉峙的不滿。

“電告劉經扶,第八路軍新晉由民團整編,仍需時訓練!且邯彰為我國一等工業要地,其部斷不可冒然出擊!”

對於劉峙的要求,蔣介石不假思索的加以拒絕,第八路軍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訓練,並在未來守住邯彰,才是他們最重要的任務。

“回電,告訴哲勤,同意他前置至邢臺,嗯……”

沉思片刻,蔣介石又繼續說道,

“另外中央已經決定將陝北部隊編遣為二十八路軍,將調遣至上海前線!”

在提及此事時,蔣介石又看一眼陳誠說道。

“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