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22章 震撼 (第1/2頁)

加入書籤

站在近一人高的炮尾處,管明棠的臉上盡是驕傲之色,尤其是看到炮尾銘牌上銘刻的“民國二十五年式一五五公厘加農榴彈炮”以及“鑽石”標誌時,管明棠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看到它,遠比在常備民團看到以zis一3為原型製造的76。2毫米的二五式野戰炮,更為驕傲,相比於後者,這樣的重型火炮才是真正的戰爭之王。

在歷史上,中國陸軍僅有三十餘門進口德國的l50榴彈炮,儘管數量極為有限,但其依然被視為抗戰時期中國陸軍最具威力的武器,而現在二五重加的批次生產意味著,在未來的戰爭中,金剛石公司將能夠源源不斷的生產出越來越多的重加農炮,從而將有力的支援抗戰戰場。

“先生,這是試製的第一批六門火炮中的一門!”

王國章連忙回答道,緊接著又解釋道。

“今天只走進行基本試炮,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我們除去射程、精度試射之外,同時還將進行2000發破壞性試驗時,而這門火炮挑選的原則是按照批次生產過程中合格的,但這門炮呢,又是採用的末位指標,也就是重要指標最”差”的另件,組裝成的火炮,如果這門火炮可以透過試射的話,那麼就可以保證戰場上戰士們的絕對安全。”

在王國章解釋時,管明棠只是打量著這門“巨炮“不時的點著頭,最後他又特意開啟一個彈藥箱,彈藥箱內炮彈防護油已經擦除,彈箱內可以清楚看到一發彈頭,藥筒……咦?

在看到藥筒時管明棠不由一愣?

“王工程師,這個藥筒怎麼會這麼短?”

隨手從彈藥箱中拿出藥筒,管明棠注意到這只是一個銅製的空殼,在殼內還有一個像是“冰糖葫蘆”似長度大約二十厘米的銅柱,這顯然和他在俄羅斯時見到的炮彈不同,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當初只是決定對炮彈彈丸進行改動,至於其它並沒有進行任何改動,依然使用金屬藥筒,從而達到不徹底修改火炮的目的,眼前的彈筒似乎和記憶中的藥筒有所不同。

“先生,因為現在專區內沒有銅礦,工業用銅大都依靠進口解決,為了節約用銅,我們對藥筒結構進行了修改,將藥包與藥銅結合在一起,只採用金屬彈底,從而節約了70%的藥筒用銅,相比於金銅殼彈,一箱炮彈的重量減輕了……"

在王國章的解釋中,管明棠把視線投向了湯姆·索爾塔,這個公司用每月i000美元的高薪從美國聘請的火炮專家,他們竟然因為那麼一點“小事”爭執了幾個月,而此時湯姆·索爾塔則只是面帶著微笑。

“斷隔螺式炮閂需要採用塑形緊塞具,其優點在於重量較輕,而塑形緊塞具結合在炮閂內,不需要使用藥筒,而是直接使用輕便的藥包,但結構複雜,對製造工藝要求較高,最大射速受到影響,而二五式重加採用裝填速度較快的橫開式炮閂,結構簡單且安全,但是由於使用分裝式藥筒,彈藥成本高,且需要大量的銅材,因此才有了我們的爭執,最後在李總工的建議下,我們方才拋棄成見,採用了金屬彈底、分裝藥包……”

“管先生,金屬彈底、分裝藥包,通常是海軍大型火炮所採用的,其優點不僅能節省彈殼,且能節約發射藥,以二十式重加為例,其一共有五個裝藥型號,如果採用金屬藥筒,每箱炮彈內藥筒需要裝至最大裝藥,在戰場上,根據射程需要調節裝藥,而多餘裝藥,通常都是在戰場上就地焚燒,而採用分裝藥包,則可以直接利用,從而節約發射藥,且其藥筒殼體高度只有15厘米,可直接採用鋼板衝壓,因其厚度較大,鋼性強,更適當反覆利用……”

聽著兩人在那裡解釋著“金屬彈底、分裝藥包”的優點,作為一個外行人,管明棠只是點著頭,並沒有說什麼,既然在經濟上划算,且軍事上也有先例,那自然沒有什麼好爭執的,只要不影響火炮的使用就行。

十幾分鍾後,在距離炮位有百米遠的掩體內,管明棠興致勃勃看著炮手們準備著射擊,雖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操作二五式重加家炮地行實彈射擊,但是因先前用“試製品”進行過演練的原因,使得他們的動作顯得極為熟練,不過只是十幾秒後,請示的電話便打了過來。

“發射!”

隨著耳邊傳來的口令,炮位後方數十米處的炮手立即猛的一拉拉火繩,伴著一聲巨響,只見炮口制退處噴吐出一團黑焰,在那黑的煙雲噴吐的同時,管明棠只覺眼前火光一閃,黑焰由黑變紅,與此同時地面猛的傳來一陣顫動,在那一聲悶雷般的響聲傳來時,順著炮口往向天上看時,甚至可以看一道黑影劃破天空,瞬間就消失了,因為發射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