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8章 去廬山 (第1/3頁)

加入書籤

邯鄲機場,這是中國最現代化的機場,甚至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最漂亮的機場,機場的屋頂能夠兼做閱兵時的看臺,可以容納10萬人之多,每年可以輸送數百萬名乘客,巨大的餐館可以3000名客人用餐

只不過這座於民國二十四年開始建設,二十六年二月投入使用的機場,幾乎從來沒有真正的投入使用,而按照專案的最大投資方邯彰專員公署的說法這是一座面對未來的機場,它可以滿足未來3年的發展需求。

只不過現代,這座龐大的機場遠未發揮其作用,只有藍天飛行俱樂部在“租用”的這座機場,以進行各種航空活動,只有少數時候,會有商業飛機從這裡起降。

今天天空中下著小雨,一架運ˉ2式客機緩緩駛出大型機庫,運ˉ2式客機是民國二十五年,北方公司技術專利局以9萬美元的代價獲得了當時美國最先進的dcˉ3客機的生產許可證,其背後的支持者是經濟調查局。在北方公司技術專利局獲得了全部生產圖紙併購買了兩架dc-3散件作為樣機。隨後經技術專利局授權,聯合航空技術研究所的協作廠翔升飛機廠組裝起了這些飛機並建立生產線。

而從去年十二月,第一架運ˉ2式運輸機交付“東方航空公司”之後,在過去的半年間,又有十五架運ˉ2交付使用,只不過從來沒有人知道,“東方航空”實際上是經濟調查局的一個的“合作企業”,但這並不妨礙“東方航空”成為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在中國其規模全不遜於“中航”。

半個多鍾後,這架白色塗裝的“運ˉ2”客機升空後,迅速升到3000米高空,隨後便開始平穩飛行。透過飛機的舷窗往外看去滾滾白雲似波濤起伏似的,陽光直射入機艙,此時的機艙內,二十幾名乘客或是閉目養神,或是翻看著檔案,或是好奇的張望著窗外的天空。

在這個時代並不是所有人都坐過飛機,對於這個機艙內的乘客而言,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第一次坐飛機,即便是作為專員公署秘書長的李直民,同樣也是第一次坐飛機,此時他的臉上已經不見了先前的緊張,而是好奇的張望外窗外的天空,

空中氣象萬千的景色把李直民吸引住了,這時,他感覺似乎有點像是乘船的感覺。不斷運動、變化的雲煙使人有飛機不動的感覺,這種感覺如同他前往美國留學時,那萬噸郵輪行駛在海洋裡的感覺一樣。但海上沒有這麼單調、荒涼。翱翔的海鳥,躍起的魚群,使得人們無時不刻不感到同生物界的聯絡。而反觀空中的寂寥、清靜則使人實在有幾分淒涼。

突然,李直民感覺有些暈眩,然後一陣噁心感隨之而來,直到這時,李直民的心下才冒出一個念頭一一自己暈機了,他急忙拿起前座靠背後的一個紙袋。

“嘔”

嘔吐的酸臭味在機艙內瀰漫著,著實不好聞,但是管明棠此時卻像是沒有聞到這機艙內的酸臭味似的,只是皺著眉頭思索著考慮著。

五個小時前,專員公署收到廬山行營發來的電報,電報的內容極為簡單要求自己在立即趕赴廬山

廬山

為什麼委員長會請自己到廬山?

是因為廬山正在召開的那場座談會嗎?

如果管明棠沒有記錯的話,那場座談會邯彰亦有一些知名教授學者參加,也有一些企業家參加,不過作為“地方官員”的自己並沒有被邀請參加座談。

但現在,就在邯彰宣佈實施動員之後,他卻把自己召到了廬山,而且在這封電報之前,還有一封措詞嚴厲的訓斥電報。

“仲民,你覺得委員長為什麼請我去廬山?”

雖說心知邯彰的動員嚴格追究起來有些“越俎代庖”,但瞭解歷史進展的管明棠卻深知,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委員長會做出最終的決定抗戰

而這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自己是與這位“最高領悳袖”的想法是相同的,而且他對華北軍閥和自己一樣,持以懷疑態度,在某種程度上,他應該不反對邯彰以區域性動員的態度應該當前的華北危機。

“先、先生……”

強按下內心的嘔意,面色煞白的李直民臉上這會全沒有一點血色。

“委員長一前一後兩份電報,有,有他的深意,先前的訓斥,是,是以……”

又是一聲嘔吐,讓管明棠無奈的嘆口氣,這年頭坐飛機遠談不上什麼享受,隨同自己一起去廬山的十三人中,已經有四人吐倒了。

“管專員,第一份訓斥電報,是委員長以個人的名義發出的,而不是以政悳府的名義發出,因此,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