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3章 決擇 (第1/2頁)

加入書籤

7月8日,這一天天氣陰沉,空中更是一片陰雲密佈,大樹在風中微微顫抖,在這夏日裡的難得涼風,雖說吹去了空氣中的燥熱,但陰壓驟低的氣壓,卻讓清晨時分的天氣中又透著些悶燥之感。

從清晨時分,在邯彰的大街小巷上忽然響起了一片同樣的聲音:

“號外,號外l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軍藉口演習中一名軍士失蹤,侵入宛平縣城,我盧溝橋守軍吉星文部當即奮起抗戰。抗戰爆發了!抗戰爆發了!”

報童稚嫩的叫賣聲立刻震動了整個城市。《邯彰日報》加急的號外雖比巴掌大一點點,卻承載著一個石破天驚的新聞!這訊息不亞於一顆重磅炸彈,落在了邯彰的大地上,形成了強烈的衝擊波。

而在行人們紛紛駐足購買號外,神情肅然的檢視著新聞的時候,他們不由自主的把視線朝著一個地方投去——邯彰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與全國其它任何一個省份不同,對於邯彰的百姓來說,他們對於專員公署可以說是無比的信賴,甚至達到了依賴的地步。

“沒事,沒什麼事,管長官在那!”

“就是管長官在那,那日本人能翻出多大的浪來……”

“保不齊現在管長官正在開會那!”

從上午8點,越來越多的人們不由自主的聚集到專員公署前,每一個來到專員公署前廣場的民眾都如此自我安慰著,在他們看來,只要管長官在,縱是千難萬難,都不是問題o

“你聽,這是前方傳來的槍炮聲,就在此時就在此刻,日軍正在向宛平發起進攻,炮彈不斷的落在城內……”

在路邊,幾乎每一輛汽車都停在了路邊,司機們把車載收音機的聲音開到最大,人們圍在的汽車邊,或是站在懸掛著廣播喇叭的電杆下,聽著邯彰廣播電臺的廣播,此時廣播中隱約的可以聽到槍炮聲,這是前方的記者與電臺之間透過電話進行的現場廣播。

那震耳欲聾的槍炮聲,驚恐的喊叫聲,無不讓大街上的人們的神情凝重,此時整個邯彰都停滯了,在邯鄲市,人們自發的在大街上聚集著,然後朝著一個地方走去,各個中學、高等學校的學生們,舉著國旗走出了校園,人們在街道上聚集著,默默的朝著一個地方走去。

國旗,在廣場前的人群中,一面面國旗被民眾高舉著,或大或小的國旗在舉在他們的手中,他們注視著這棟專員公署,滿懷期待的看著這裡,他們在等待著,在這場風暴之中,對於邯彰專區近900萬民眾來說,或許只有這裡的聲音能夠讓他們平靜下來,他們每一個人都清楚的知道,戰爭爆發了,那些青壯年男人,更是握著拳頭,他們清楚的知道,也許,一切都將會改變,很快他們中的許多人就會踏上戰場,也許……

“一條大河波浪寬……”

在廣場上,不知是誰首先唱起了這首歌,隨後歌聲在廣場的上空迴盪著,嘹亮的歌聲在整個邯鄲的上空迴響著。

與此同時,在專員公署十樓的會議室內,所有的與會者都被這個訊息震驚激怒,在外侮面前,似乎所有的言語都是蒼白的,與會者同仇敵愾的情緒在這間會議室中激盪著。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不在於邯彰如何進行動員,不在於我們制定什麼樣的作戰計劃,不在邯彰何時進入戰時體制,而在於,這一事件是偶發事件,還是全面戰爭的爆發!所以……”

將視線投向專員,站在會議桌邊的王庚用極為凝重的語氣說道。

“所以,現在我們需要動用所有的情報力量,去確定此事,同時,我們還必須要考慮到,如何與中央配合協作,如何策應中央的各項作戰部署……”

在王庚進行著講解的時候,管明棠的心思卻不在這裡,昨天,他整整一夜未曾入睡,他一直在等待著,等待著來自北平的訊息,當北平的電報發來的時候,管明棠便第一時間讓李直民通知民團參謀部諸人以及專員公署的顧問們前來公署召開緊急策應會議,儘管每一個人都是同仇敵愾,但是爭論卻又是不可避免的——是偶發事件,還是全面戰爭。

甚至就是李璜、曾琦等人也持以同樣的態度,一句話一一動員需要謹慎,如果不是百分百確定國家將全面應戰,邯彰不應進行動員。他們的理由和擔心不是沒有他們的道理,進行一次動員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不說,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擔心因此引發的政治影響以及可能引發的後果。

如果動員後,中央接受了平津當局與日本達成的協議,到那時,邯彰的動員不僅會變成一個笑話,甚至還將導致中央對邯彰的不滿,而對於現在的邯彰而言,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