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0章 中意合作 (第1/2頁)

加入書籤

熊熊烈焰

民國二十一年,閘北有熊熊大火、斷垣殘壁刺‘激’著中國人,也正是從那時起一個口號在大江南北響空救國”,在民國二十一年,若大的中國僅有數十名飛行員,數十架飛機,而戰鬥機僅有數架,且大都是二十年代老式戰機,鑑於“淞滬抗戰”中沒有空軍的教訓,國內各界以及軍政界一致呼籲要加強國防,特別要首先建立空軍。

而“航空救國”的口號易喊,但如何建立一支空軍,如何實現“航空救國”的這一目標,卻成為擺在南京政悳府面前的一個難題。而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南京政悳府的空軍長官、航空專家以及外國顧問們紛紛各舒已見,最終,他們達成了一個共識,飛行員是空軍的最基礎的構成,所以,中國需要培育大量的飛行員,所以要儘可能的集中經費進口更多的教練機,以用於飛行員培養。再者,空軍需要飛機,中國‘欲’實現航空救國之目的,需實現飛機的自造。

民國二十一年4月3日,即淞滬抗戰結束不久,孔祥熙被特派為“中華民國考察歐美各國實業特使”,出訪歐美各國。孔祥熙這次出訪的目的,實際上是接受蔣介石的委託,在與各國接洽購買軍械、飛機事宜的,而核心內容是與歐美各國飛機制造商洽談邀請其來中國投資辦廠或與中國政悳府合資辦廠製造飛機一事。

孔祥熙一行出訪的第一站就是美國,儘管美國各界對其的到訪表示歡迎,而且實業界更是歡迎至極,但是美國實業界更傾向於向中國輸出工業品,而不是合作辦廠,因此,他並沒有完成蔣介石‘交’給的“接洽軍械飛機之購買及設廠自制事項”。

他們歐美之行的第二站是義大利。還應了中國那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老話。他們原想在美國得到而沒有得到的東西,在義大利得到了。

作為世界列強中最為弱小的國家,義大利政悳府對孔祥熙一行的到來可以說是極為重視。對於靠發動政變上臺的的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來說,他極為看重孔祥熙的到來,在他看來,這是義大利在東方開拓市場的一個良機,一個供他在國民面前炫耀的機會。

為了做好招待工作,他甚至親自主持會議研究了接待和會談等問題。在孔祥熙一行到達威尼斯後,幾名義大利政悳府高階官員立即攜夫人赴威尼斯,這些貴‘婦’人陪著隨孔祥熙出訪的宋藹齡玩了個夠。為了宋藹齡這位中國國家元首夫人的姐姐滿意產,他們出動了一艘裝飾極為豪華的遊艇供宋藹齡乘坐。遊艇內佈滿了專‘門’從義大利南方運來的鮮‘花’。服務人員身著皇家僕從穿的高貴服裝,彬彬有禮又熱情周到,義大利方面知道宋藹齡愛吃法國菜,還專‘門’請來了一個擅長法式西菜的廚師。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義大利人的熱情好客背後是巨大的利益,而墨索里尼之所以如此看重孔祥熙的造訪,則是注意到他出訪的時機中日剛於上海停戰,其既率團出訪,成員有亦有軍人,顯然是為了補充軍械,從而彌補與日本的武器差距,這正是墨索里尼所在意的,也是他關心的,甚至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有利於義大利把軍火賣到中國,更將有利於義大利未來的東方拓展計劃。

雖說義大利人表現出了他們的重視,但是作為一個生意人,孔祥熙自然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道理,表面上他對義大利人的熱情表現的極為感動,但是在與義大利實業界洽淡時,卻又把責任‘交’給隨行軍官,由他們做最終的決定。

而對於用慣了德**火的軍人來說,對於義大利的破銅爛鐵,自然沒有興趣,而那些軍人的“百般挑剔”自然無一例外的傳到墨索里尼的耳中,在此之前,墨索里尼已得知孔祥熙之行的使命,知道了他們在美國訪問並不成功。同樣也知道他們下一站是德國,而德國在輕武器製造上無論在技術、產品和工藝水平都優於義大利,可以說,在輕武器,甚至火炮上,義大利產品都沒有任何優勢,這意味著,如果想讓中國人滿意,必須要拿出足夠有份量的東西。

而相應的,透過的對其美國之行的調查,墨索里尼知道孔祥熙一行想得到什麼,於是在孔祥熙到達義大利一週後,墨索里尼和孔祥熙進行了正式會談,雖說一慣傲慢,但墨索里尼出人意料的並沒擺國家元首架子,而是像老朋友似的和孔祥熙聊了起來。

在暢談了他對政悳治,對世界局勢的一番見解後,自然又談到了對日本的輕視甚至敵視,以及對中國的重視,甚至對中國的好感,當然最後說來說去,還是說到了會談的目的上。

“……在現代戰爭中,決定勝負的不是你有多少個騎兵師,多少個步兵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