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3章 擴張的腳步 (第1/3頁)

加入書籤

“我們會不會太過急進了!”

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後,迎著先生的視線,李直民的神情顯得極為凝重,而他之所以會說出這句話,是基於他對邯彰式擴張真相的瞭解。

幾乎是從去年開始,對南方公司是產金聯為中心,實施經濟上的擴張,而對河北、山東兩省,則是以專區農業合作社為基礎進行擴張,而在擴張過程中,數千名鄉村服務學校的人員、師範學校的畢業生源源不斷的輸出至河北、山東兩省,雖說現在同山東達成了“諒解”,那些鄉建幹部不會直接介入山東鄉建,而是在鄉政府內任三年期的“鄉公所民政科長或其它類似職務”以協助山東省進行鄉村建設,表面上看來,邯彰的手看似沒有像在河北一樣,透過直接任命的方式,控制了鄉村,但在另一方面,邯彰卻可以在未來幾年內,在山東的縣鄉發揮重要的影響力,而上千所援建的小學,又將進一步擴大邯彰的影響力。

加之現在的連雲市新任市長,所有的這一切,實際上都是擴張的步驟,現在邯彰的手伸的太長了一點,在表面上“保守”的同時,邯彰擴張的腳步卻從未曾停止過。

“急進?”

沉思片刻,管明棠搖搖頭說道。

“這不過只是我們發展的必然。”

接著管明棠便向李直民講述港口對於公司、對於邯彰的重要性,最後笑著對李直民說道。

“仲民,你放心吧,對於這些事情,我知道應該保持什麼樣的進度,從而避免引起外界的警惕。”

先生的話讓李直民頗感意外的說道。

“哦,是不是像山東一樣?”

像山東一樣?

停頓片刻,管明棠壓低音量說道。

“我們在山東所實施的,只是為了儘可能的豐富我們的學員,具備更豐富的行政處置能力,這樣的話,將來才有可能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此時管明棠顯得很振奮,言語間流露出一種難以掩飾的喜悅之情。

“幹部培養,這幾年我們不斷的加強幹部培養,我們所培養出來的鄉建幹部,除去在校學習之外,業已返鄉任職的,每年都會進行集訓、再培訓,籍此,我們培養出了一批合格的幹部,但是在另一方面呢?我們的事業要求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幹部,但是受限於邯彰的轄地的有限,我們又不可能提供足夠的崗位,讓我們的幹部獲得更多的行政經驗,但是山東卻可以給我們提供這個機會。”

幹部!

管明棠比誰都清楚未來會發生什麼,而在未來在進行那場戰爭的時候,邯彰必將突破“十二縣”的限制,戰爭與建設是共同的,更何況在歷史上,這場戰爭本身就有了“抗戰建國”的責任,而在淪陷區收復後,又需要面對地方行政管理問題,這就要求自己必須有計劃地提前訓練大批能夠管理軍事、政治、經濟、黨務、文化教育等項工作的幹部,如果缺乏這項準備,就勢必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而使工作處於被動地位,甚至可能導致淪陷區收復後陷入新的混亂或者淪入他人之手。

也正因如此,管明棠才會一方面促成山東省自建培訓學校,另一方面派出數千名鄉建幹部協助他們的工作,以獲得行政經驗,為將來的一切鋪平道路,但是此時,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這一切呢?

“先生……”

雖說明白了先生的用意,但李直民的心底的疑問卻更多了。

專區需要那麼多的幹部嗎?向山東省派出的可是多達6000名鄉建幹部,三年後,他們回到專區,專區又如何安置他們呢?

“直民,有時候,我們必須要考慮的長遠一些!”

看著滿臉疑惑的李直民,管明棠直截了當的說道。

“從將來的發展來看,邯彰的發展使得我們需要更多的幹部,更多的公務人員,以儘可能的服務民眾,這也是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而現在呢?我們則是借山東之地讓我們的幹部成熟起來,借山東之財力,養育我們的幹部成,無論怎麼看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啊!”

將窗外的冬雪看去。管明棠笑了笑。

“瑞雪兆豐年,今年……對於我們來說,可以說是一個豐收之年!”

在畫出最後一條曲線之後,就算做完了最後一件工作。看了一下牆上的掛鐘,已經是凌晨二點多了,留心聽了一下辦公樓內的動靜,整座樓靜悄悄的,一點聲響都沒有。這不出向國華的所料,全所的人差不多都回家去了。

又一次,向國華從櫃子裡拿出一床被子,然後直接鋪在沙發上,這已經成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