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1章 南京 (第1/3頁)

加入書籤

“報告委員長,這是中政會的決議……”

在何應欽的好不容易才迸出這個解釋的時候,蔣介石只是默默的看著遠處,似乎全是一副不在意的模樣,實際上或許他心裡對南京在事件中的表現有所不滿,但是在另一方面,對何應欽的所行,他並沒有一絲的怪罪之意。

西安事變訊息傳到南京,南京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和政治委員會在當晚即緊急召集的臨時聯席會議,並透過了兩項強硬的決議,第一項是決定“褫奪張學良本兼各職,交軍事委員會嚴辦”。第二項決定是,“增選何應欽為軍事委員會常委,軍委會由馮玉祥負責,指揮調動軍隊由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兼軍政部部長何應欽負責”。

而何應欽組織“討逆軍”對西安用兵,蔣介石並沒有反對,甚至可以說是贊同的,從12月15日起,何應欽以“討逆軍”總司令名義,指揮中央軍由潼關向西安迅速推進,南京方面的大批飛機開始輪番轟炸潼關至西安線上的渭南縣城和赤水車站,毀房上千,炸死軍民數以百計。與此同時,接到張學良密令奪取洛陽的東北軍駐洛陽炮兵旅旅長黃永安已向洛陽警備司令祝紹周告了密,而本來奉命向潼關運動抵抗中央軍推進的十七路軍馮欽哉部也開始秘密與中央軍接洽,使得中央軍樊崧甫部搶在西安方面之前奪取了隴海線的戰略要地潼關,樊部之董釗師更進一步搶佔了華陰,國民黨中央軍進入陝西之大門由此而洞開。

再加上甘北之胡宗南等各部中央軍這時也得到訊息,蠢蠢欲動,西安方面明顯地處於腹背受敵的不利態勢。此時張學良向蔣介石彙報了渭南和華縣的戰況,蔣介石由此才大鬆一口氣,甚至還在日記中寫到:“餘聞此語,知中央勘亂定復,主持有人,不諦客中聞家庭平安之吉報也。”

對於蔣介石來說,他深知,只有中央取得了軍事上的優勢,才能確保他的安全,而何應欽適時的“停戰”給夫人和子文斡旋的時間,也正是先有了軍事上的勝利,才有了後來他的平安歸來,對此他並不介意,見何應欽此時如此緊張,心知他誤會了自己的蔣介石連忙插嘴道:

“敬之兄,你做得很好,這一次,若非你應對得力,恐怕國家不知會亂成什麼樣子,無論外人如何說道,但你的苦心我全知道,也瞭解,你和晏道剛他們是截然不同的,你是心懷國家的,敬之兄,這一點,無論什麼時候,我都不會懷疑的。”

在安慰著何應欽的同時,蔣介石卻又想到了那些密謀支援張楊的“叛徒”,這些人在他看來,甚至比張楊兩人更為可惡。

“謝謝委員長!”

委員長的話,讓何應欽終於長鬆了一口氣。

而此時,想到一些人的反應,蔣介石則是越想越氣,冷冷地說道。

“不過,這一次,卻暴露出了有些人是蛇鼠兩面,甚至勾結張楊,欲行叛亂之舉,實在是可恥至極!”

面對委員長的怒氣,心知他所指何人的何應欽忙不迭答覆道。

“委員長,現在這時候,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而且華北一帶局勢複雜,不宜深究責任……”

“我知道。”

點點頭,拄著柺杖的蔣介石卻笑一聲。

“不過,這次到是充分暴露了,那些人的心思,那些人蛇鼠兩面,實在是不可信任。”

蔣介石心想不能再說下去了,有些話不適合再說下去,只需要做到心中有數就行了,於是蔣介石又一次轉移話題,和何應欽就一些如何在軍事上解決西北諸多問題進行一番交談之後,便有些艱難地拄著柺杖,朝著室內走去。

“好吧,就這樣辦法。”

“是,委員長。”

直到這時何應欽才透一口長氣,而這一番長談,倒是讓他明白,事變對他個人的影響基本上算是結束了,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恐怕還只是開始。

待蔣介石回到客廳後,孔祥熙這位代理行政院長,看見蔣介石負傷還外出,連忙開口說道。

“委員長,你怎麼能出去行走呢?這時候,你更應該休息。”

面對自家人的勸說,蔣介石只是不以為意的笑笑。

“出去,到院子裡活動一下,總能康復快點!”

在宋美齡的攙扶下,蔣介石坐到了沙發上,但雙手依然拄著柺杖,看著孔祥熙問道。

“庸之,有什麼事嗎?”

“委員長,山東方面韓復榘已經同意那些士紳們的要求,作出讓步了!”

“什麼!”

雙眼猛的一睜,蔣介石詫異的看著孔祥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