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9章 大事件 (第1/3頁)

加入書籤

邯鄲新城區孝義路l5號,聳立著一座劇院式建築,這裡正是“國家青年俱樂部”在過去的幾年間,正是這裡主導著邯彰專區的青年工作,這裡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而言,相當於邯彰百萬青年的總部,不過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這裡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一些影響,尤其是在《夢想週刊》讀者俱樂部成立之後,大量的俱樂部會員被吸納到了的讀者俱樂部之甲。

對於外界“國家青年俱樂部”是一個青年組織,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復興運動……”的大本營,但對於一些人來說,青年俱樂部卻是根本,對陳啟天、曾琦、李璜、左舜生等人來說,這裡就是他們的根本所在,在“國家青年俱樂部”成立之後,他們不僅可以公開的活動,甚至還可以得到相應的資助,但是在組織迅速發展的同時,他們卻又意識到了一些新的憂慮。

“去年,航空俱樂部內的同志被納入了民團序列,根據民團章程,所有的同志,都必須宣誓**!”

陳啟天看著曾琦,當初與管明棠合作,正是他一力倡導和支援的,但是組織內其它人也是贊同的,在他們看來管明棠在理念上與他們頗有共同之處,甚至比他們更傾向於國家主義,更具民族主義,也正因如此,去年航空俱樂部納入民團序列,按照民團章程——“所有現役軍人不得參加政治活動不得加入政治派別……”他們並沒有反對,甚至覺得這是“軍隊國家化”的必由之中,在過去的幾年間國家青年派完全是以邯彰為大本營,在這裡的政fu之中,十名公務員中便有一半是國家青年成員,而在航空俱樂部的第一批飛行員,95%都是國家青年成員,在雙方的合作中他們付出了百分之百的誠意,但是現在,似乎出了一點問題。

“國權,對於這一點,我們都是支援的,軍人不黨、軍人不政,中國的事情壞就壞在軍人結黨,軍人參政上,這一點哲勤是對的。”

雖說管明棠直到現在都沒有表示過會加入國家青年派,甚至還另外組建了《夢想週刊》讀者俱樂部,並透過拉走了數萬名國家青年俱樂部的骨幹會員,但是在曾琦內心深處,他依然對其充滿了信任,這種信任緣自於過去的合作所帶來的信任。

“可是……”

“可是,在他的軍隊中曾經有很多黨內同志,半數的飛行員都曾是黨內的同志,在政fu之中亦是如此,國權,你曾問過,他為何會如此信任我們?”

此時曾琦整個人顯得極其輕鬆,他的臉上帶著些微笑。

“那是因為,我們的理念是共通的,甚至是相同的!”

右手撐著下巴,左舜生則在一旁說道。

“夢想實踐與國家主義,並沒有任何牴觸,而且管哲勤提到的夢想實際上是將個人主義與國家主義的調和,而我們一味的強調國家至上的觀點,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人們要犧牲個人利益,而管明棠更傾向於,將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你可以去指責管哲勤是個大資本家,但是卻無法反駁他在成就個人事業的同時,為國家進步作出的貢獻,這種有機的結合,恰好是我們所必須的!”

“但是我們正在被削弱!”

陳啟天出言提醒道,或許,這正是他們的無奈,作為中國第三大政治派別,在邯彰之前他們沒有“朋友”所謂的合作伙伴不過只是“兩權相害取其輕”罷了,而現在,選擇以管明棠為合作伙伴,更多的是‘精’神與信仰上的共鳴,而相比於太多人管明棠的坦‘蕩’,又是個人魄力所在。

但現在《夢想週刊》讀者俱樂部,卻又讓他們心生一種“即將被拋棄”的危機感,甚至被“融化”的危機感,相比於“個人成功等於國家成功……”的觀點,更傾向於理想主義的“國家至上”的信仰卻顯得太過“脆弱”了。

“可是在另一方面,我們同樣也在壯大!”

將指間的香菸按滅於菸灰缸中,李璜看著陳啟天說道。

“有一件事,我在這裡說一下,我想是時候了,但現在不要做記錄。”

此時李璜的語氣顯得極為認真。

“早先我同哲勤有過一次深談,他曾提到,中國近代最大的憂患,在俄日兩國的夾攻!”聽到這句話,陳啟天的眉頭猛的一揚,在這一點上,兩人的觀點是一致的。

“哲勤為什麼在邯彰以“新生活運動”的名義發動中華文化復興?”

三年前,邯彰專區成立後,專區便以“新生活運動”的名義,發動了中華文化復興,先成立了國民生活輔導委員會。隨後又由國家青年俱樂部發起了“復興中華文化青年實踐運動,”制定出“青年生活規範”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