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5章 舉世皆驚 (第1/3頁)

加入書籤

“號外、號外!”

“張、楊兵諫、通電全國提八項主張!”

“號外、陝中急變,委員長被扣!”

“號外!張、楊叛亂!”

12月13日,一大清早,整個北平城,到處都回響著報童的叫喊聲,大街上幾乎所有人都被報紙上報道的內容驚呆了,人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張、楊兵諫,委員長被扣,八項主張?

接連的疑問與驚訝使得人們紛紛駐足購買報紙,沒買到報紙的則與其它人一同擠在路邊,翻看一張報紙,報紙上的報道著實讓所有人為之一驚,相比於一些年青人在那裡高呼著“國家這裡可有救了……”的言語,更多的人卻是滿面愁容。

“這下國家可完了!”

“張、楊誤國!”

一聲怒斥從胡適的口中發出,報紙上關於西安事變的報道,使得他心緒極亂,久久難以平復。

在胡適眼裡,此時國家建設一步步走上軌道,日本人再也不能以中國不統一作為其侵略辯解的理由了。美國、英國等國際輿論對中國的態度也逐漸好轉。兩個月前,蔣介石更是挾兩廣統一後的餘勁,積極部署綏遠抗戰,更使國家形象為之一振,政府多年的建設措施終於開始顯示成果,國民經濟實現了好轉,外貿增長,各項指標都出現了歷史最好水平。為此,不能再度面臨四分五裂。

而現在更是值綏遠抗戰正燃之時,張、楊兩人竟然以抗日為名發動兵變,扣壓國家元首,實在是……按捺不住內心怒火的胡適看著大公報》張季鸞撰《給西安軍界的公開信》,信中勸告東北軍勿誤國誤民,胡適便拿起筆起草發給張學良的電報。

“陝中之變,舉國震驚。介公負國家之重,若遭危害,國家事業至少要倒退二十年。足下應念國難家仇,懸崖勒馬,護送介公出險,束身待罪,或尚可自贖於國人。若執迷不悟,名為抗敵,實則自壞長城,正為敵人所深快,足下當為國家民族之罪人矣。”

在寫完這一封電報之後,胡適又急忙拿起草稿,隨後便離開家朝學校走的方向走去,他必須要聯絡北平各大學的校長、知名教授,聯名發出這份電報,以表明學界的態度。

剛一進教室,聞一多便聽到教授內學生們的爭論聲音,學生鮮明的分成兩派,一派支援張揚,而另一派則怒斥張楊誤國。

“你們沒看到張、楊行兵諫,是為了抗日嗎?他們所提出的不正是八項抗日主張嗎?”

“那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抗日,委員長不是已經部署綏遠抗敵了嗎?現在張揚發動叛亂,扣壓委員長,委員長生死尚且不知,但值此綏遠抗敵關鍵之時,他們發動叛亂,誰人最為高興?偽德王和日本人最為高興!”

“你們要看大局,大局是,蔣介石就是個反動派,他根本就不想抗日,對於這種反對派,我看要公審他、然後要殺了它……”

“夠了!”

進入教室,聽到這一句話的聞一多瞬間變得怒不可遏,站在講臺上,聞一多掃視著教室內的學生,然後盯視著學生們怒斥道。

“真是胡鬧,國家的元首也可以武裝劫持!一個帶兵的軍人,也可以稱兵叛亂!這還成何國家?國家絕不容許你們破壞!領袖絕不容許你們妄加傷害!”

在學生們的訝然中,聞一多又繼續說道。

“在外族入侵的時候,有以綁架肩負國家和民族安危的元首來愛國的嗎?你們,你們誰來告訴我,有這樣的愛國嗎?”

“他、他們是為了逼、逼蔣、蔣介石抗日……”

就在一個學生喃喃著試圖辯解的時候,聞一多猛的朝前走了兩步,那稍顯單薄的身軀站到了那個學生面前。

“值此綏遠戰時,外族入侵日烈、兩人綁架國家元首,是愛國嗎?你告訴我!”

隨後,他又環視著教室內的學生說道。

“今年兩廣事變的時候,你們有些人在那裡為陳濟棠叫好,因為他打著抗日的旗幟,可是後來呢?陳濟棠的抗日,竟然是拿著日本軍方提供的金元,部隊裡用著日軍顧問的抗日,何等之可笑!”

“不,那,那不一樣!”

“有何不一樣!”

聞一多反問道,然後斷然說道。

“日本人為何會支援陳濟棠發動叛亂?不正欲籍此使我國重陷十數年前之混亂內戰之中,以為他日全面侵略中國掃清道路,好嘛,日本人成天喊著要打倒蔣介石,現在好了,日本人沒做到的事情,張揚做到了!而……”

此時聞一多的神情變得越發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