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章 風險投資 (第1/2頁)

加入書籤

“也許有一天,這會成為一所與哈佛商學院不相上下的商學院!”

想到這裡的學生與哈佛的學生的不同之處,喬治·多里奧特的唇角微微一揚,他相信這些青年人走出這所學校的時候,他們也許在商業理論知識上稍遜於哈佛商學院的學生,但是他們的性格也許會更為堅強,而且更善於承擔責任,他們可以承受超乎想象的壓力。

而更為重要的是,與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們“孤軍奮戰”不同,他們卻是“團體作戰”他們是一個整體,一個集體,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這所軍事商學灌輸給他們的,而恰恰就是北方商學院與哈佛商學院的不同之外。

“他們誰更優秀呢?”

望著那些中國學生,想到在美國時所帶過的學生,喬治·多里奧特的心底不由的浮現出這樣的念頭。

“也許,他們會更優點一點,因為他們面對的壓力是美國同行無法想象的!”

在初來中國的時候,喬治·多里奧特很難將這所軍事化的且需要學習大量軍事知識的商學院與商學院聯絡在一起,以至於他曾懷疑過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甚至曾考慮過是否應該回美國,回哈佛,因為這所學校與他想象的中商學院完全不同。

“去建立一所與哈佛相媲美的商學院!”這是“獵頭”遊說他的言語,他正是懷揣著這樣的理想,放棄了哈佛商學院而來到這裡之後,他卻發現這座“亞洲第流的商學院……”更像一所軍校,而不是一所商學院,而按照商學院的投資方——北方公司的說法,“希望公司的領導層具有軍人堅毅的性格,從而適應殘酷的商戰。”。

初時他很難理解公司的做法,可是在瞭解到了中國商人所面臨的殘酷的商業環境之後,他相信公司的選擇是沒有錯的。

想到這裡喬治·多里奧特教授的腦海中浮現出,他曾與這所學校的校長——管明棠的那番談話,而管明棠則用一句話涵蓋了他的目的。

“經營一個公司,尤其是新辦一個企業,與一場戰鬥並無二致。炸彈在四周紛紛爆炸,市場和競爭在一刻不停地變化。面對激烈的商業衝突,你不得不保持鎮靜,而這卻是普通的商業學校不能給予的,在哈佛,他們只需要學習就行了,但是在北方商學院,他們還必須在種種重壓下取得成績。學員必須面對讓人心驚膽戰的大量功課、運動和軍事活動。校方知道,在理論上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這些學業任務,他們已研究過這個問題。然而在實踐上,學員學會了排定優先次序一什麼得先做,什麼可以稍稍放一下。不僅如此,他們漸漸明白,在混亂之中,他們唯一能控制的是他們自己。在火燒眉毛的時候,不用追問怎麼去做,只管去做就行了。”

也許,幾年後,全世界都會驚訝於北方公司擁有的這支戰鬥力十足的團隊!

心下如此感嘆著,走到停車場的喬治·多里奧特,便啟動了他的汽車——一輛黑色的金鹿轎車,作為學院教授他享有購車優先權,和其它人一樣,當他第一次駕駛上這輛造型別致大膽的金鹿汽車之後,便喜歡上了這輛汽車,喜歡它的造型,同樣喜歡他的那些“科技感”十足的裝置一冷氣機、車載收音機。

“如果不是大蕭條,這汽車一定會風靡整個美國。”

自言自語時,喬治·多里奧特啟動了汽車,汽車的啟動非常平衡,發動機的聲音聽起來給人一種的異常欣快感。

“也許,我應該去美國推銷這種汽車!”

在這個念頭冒出來的時候,喬治·多里奧特卻又覺得這個念頭有些滑稽,收斂起心神他便直接駕駛著汽車駛出了學校,朝著新區外的邯鄲城駛去,就在一個小時前,他接到了來自專員公署的電話,專員,嗯,應該說校長想要見他。

“喬治!”

面對喬治·多里奧特,管明棠笑看著面前的這個法裔美國人說道。

“我有一個問題,愛迪生是如何成功發明電燈的?”

臉上帶著笑容,管明棠盯視著喬治·多里奧特,他是少有的幾十位自己在後世篩選的教授,而之所以關注他並且聘請他的原因非常簡單,在這個大型工業企業所向披靡的時代,他似乎比這個時代那些精英人士更懂得培育初創企業對提升經濟活力的價值。而且其創辦了開創了美國科技創新那扇大門的風險投資公司,可以說是風險投資的成功導致了美國在二戰後幾十年的科技領先地位,給美國的科技創新注入了潤滑劑。

而現在,在管明棠意識制約公司或者說中國科技創新的不足之後,自然想到他。

“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