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0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五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160章緊鑼密鼓備戰忙(五)

機槍卡殼!

幾乎是剛一來到德縣分廠,管明棠就得到了這麼一個訊息,機槍卡殼,怎麼會這樣?

“7。62*54有底緣彈全彈長只有77公厘,而毛瑟步槍彈長度卻達到80毫米,其槍機後退行程只有82毫米,如果不延長槍機的話,恐怕根本就無法避免卡殼的問題……”

作為一名機械工程師,儘管從未研製過武器,可是透過過去一個星期的試射,他卻基本上摸清了機槍卡殼的原因。

“確定是這個原因嗎?”

眉頭緊鎖,管明棠沒想到竟然會發生這種事情,所謂的新型機槍實際上就是57式重機槍,現在工廠試製了12架,結果沒有一架能打上五百發子彈不卡殼的。

“我們曾用空彈殼復裝了兩千發子彈,將彈殼長度縮短至54毫米,之後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的卡殼事故,可以這麼說,機槍的設計沒有任何問題,只是,我們選擇的子彈不對路!”

苦笑著李承幹整個人都顯得很是無奈,初時的故障頻發,幾乎讓他失去了按圖仿製的信心,要不是一個學生提醒了一句,或許到現在他還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地方的問題。

“你不是說加長槍機後退能解決問題嗎?那能不能……

不待管明棠說完,李承幹便搖頭說道。

“這樣的話,改造的工作量,幾乎相當於重新設計一支武器,所以,至少在下月月初,都不可能拿出合格的產品,甚至初期的改造,有可能導致故障率更高,畢竟機槍和機器一樣,都是牽一髮,動全身的事情!

嘆口氣,管明棠的臉色不時變幻著,若是隻有輕機槍的話,那在戰場上,自己的部隊還有可能壓制日軍嗎?重機槍,原本自己可是對自制重機槍報有很大的希望。

而現在沒有重機槍,還有這種可能嗎?

重機槍、重機槍……

盯著那重機槍槍身上漂亮的烤藍,盯著那三腳架,管明棠的眼前突然一亮,如果沒記錯的話,自己買來的那批zb30,同樣配有三腳架,而且每五支就配有一個三腳架,據馬德勳的說法,這是連用機槍的配置,當時自己還覺得這傢伙有點像通用機槍,若是說什麼地方有所不足的話,恐怕就是那20發彈厘了。

彈厘、彈厘,若是加大彈厘容量的話,那裝在三腳架上的zb30輕機槍,是不是可以臨時代替重機槍?

“李教授,咱們能不能將這種彈厘加長一下,加長一倍,裝40發子彈!”

管明棠指著自己帶來的那架讓李教授等人“研究一下”的zb30機槍上的彈厘說道。而教授則取出一個彈厘繼在另一個彈厘頂上,然後說道。

“造彈厘很簡單,製造40發彈厘也沒問題,就是,這樣的話,彈厘太高了,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有影響總好過沒有重機槍,20發的彈厘的火力持續性太差,想增強火力持續性,就只能這彈厘加長,這種輕機槍配有三腳架,射擊還算穩定,雖說在重機槍狀態,雖然火力持續性不如真正的重機槍,但和使用30發彈板的日軍重機槍相比倒也半斤八兩,40對30,勉強還過得去……”

話只說了一半,管明棠的腦海中卻浮現出一個名詞“彈鼓”,彈鼓的容彈量遠大於彈厘。

“如果將彈厘換成彈鼓呢?”

“彈鼓?”

“對,就是那種能裝個百十發子彈的彈鼓,如果咱們…

伏身在辦公桌上,管明棠用筆畫著一個彈鼓的形狀。“你看一般彈鼓的出彈口都在這,如果咱們把出彈口移至彈鼓左側部,這樣的話,插裝彈鼓對左側瞄準也不會產生什麼影響,彈鼓容彈量大,至少可以裝上50發子彈,甚至i00發,這樣的話……”

解釋的越是詳細,管明棠便越覺得的激動,因為他不僅提供了一條思路,解決眼前的急需,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在抗戰時,中國的機槍嚴重不足,如果使用這種彈鼓供彈的捷克式,也許中國就可以把有限的產能都集中到相對簡單易制的捷克式輕機槍上,甚至於,自己之所以讓研究一下這挺zb30的目的,也正是為了繪製圖紙,不過這圖紙將來越是要提供給政府。

想著彈鼓,管明棠的腦海中便浮現出95-1式輕機槍的機槍彈鼓,自己曾在一個於網上出售軍品的朋友家中見過,與95式輕機槍的彈鼓不同,新型彈鼓的進彈口位於彈鼓邊沿,幾乎與邊緣保持一個平面,若是自己把那個彈鼓拿來,然後由工廠改進仿製適應79槍彈的話,那這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